【深度】团结的欧洲杯,不团结的欧洲

沈天浩07-15 17:26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特派记者沈天浩发自柏林

欧洲杯结束了,但用于欧洲杯宣传的大量海报、横幅和广告牌,还会在10座主办城市停留一段时间。这些物料都有着蓝色的背景,这通常是欧洲的代表色,上面用巨大的字体写着本届赛会的口号:因足球团结(United by Football)。实际上,口号的下方还写有一行小字:“团聚在欧洲之心”(Vereint im Herzen Europas)。

这当然不是偶然为之。很多人呼吁将体育与政治分开,可两者之间不可能真正割离——欧洲杯头号明星姆巴佩的政治号召,几乎贯穿了整届大赛。欧洲目前的政治形势相当复杂,各国社会都面临着左右两派的激烈斗争,就像一场地震在地面上留下的可怕裂谷。这裂谷越来越深,两边的人们没法到对岸去,彼此之间越发排斥,相互理解变得越来越难。

euro 2.jpg

伤痕

这是个割裂的时代,而在欧洲的各个主要城市中,没有哪一座比柏林的割裂感更浓重。从柏林墙的东边画廊到查理检查哨,再到施普雷河岸边的东德博物馆,这座城的许多地点都在主动揭开上世纪后半叶的痕迹,向你袒露它独特而脆弱的历史——这是地缘上的割裂。佩措尔德的电影《温蒂尼》,开头在柏林城市博物馆里拍摄,那里有一个德国首都的城市模型,1945年之前和之后完成的建筑,分别以不同的颜色标注——这是时间上的割裂。

弗里德里希大街车站位于柏林市中心,恰好位于东西柏林分界线,在柏林墙矗立的那二十几年间,这里设置了诸多检查哨站。车站如今还在使用,旁边已然建了一个博物馆,就叫“泪宫”。当年,无数人团聚的梦想在这里破灭,并为此流下伤心泪。

柏林墙已经倒下,“新欧洲”的理想一度让很多人神往,但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欧洲依然被分裂主义困扰,“团结”成了最迫切的需求。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经济体、文化意义上的欧洲中心,德国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团聚在欧洲之心”不是用英语而是用德语写就,也表明了东道主的信心:欧洲的团结离不开我们。德国人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31天的欧洲杯期间,这个拥有8000多万人口的国度,整体呈现出一种团结的样貌。

英格兰球迷将一面面圣乔治旗搭在了泪宫附近的施普雷河岸上,每面旗帜的中间部分写着球迷组织支持的俱乐部,这是一种团结。几万土耳其人在一座座球场齐唱艾滕·阿尔普曼的《我的家乡》,这是另一种团结。格鲁吉亚远征军在半场领先捷克后,一齐来到球场休息区拨通家乡的电话,这是跨越地理限制的团结。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球迷保持着极其友好的关系,在公交车站齐唱“科索沃”,这是有些危险的团结。

榜样

对于参赛的24支球队来说,“团结”至关重要。满面笑容的基耶利尼出现在柏林赛前的媒体中心,却带着一个扎心的任务:归还奖杯。卫冕冠军的德国之旅非常糟糕,这是一支不团结的球队,球员们和斯帕莱蒂之间无法很好地相互理解。相比之下,将蓝衣军团淘汰出局的瑞士队,以及同样制造惊喜的近邻奥地利,都是团结球队的典范。瑞士对阵英格兰的点球大战之前,主帅穆拉特·雅金与门将佐默拥抱在一起,两人的神态就像已经相识几十年、即将再次各奔东西的老友。即使佐默最终一个点球都未能扑出,你也无需怀疑这支球队的氛围和凝聚力。

成功叩开决赛大门的西班牙和英格兰,同样可以印证“团结”的价值。即便再度折戟,索斯盖特也已率队连续两次挺进决赛,他的成功不再、也不能被视为偶然。“南门”肯定不是最好的战术家,他无法率队踢出像决赛对手那样的美丽足球,也无法激发出麾下进攻手们的最大潜力,但他治下的三狮军团能够比星光同样闪耀的前辈们走得更远,靠的是信心和韧劲——这正是英格兰21世纪足球史上最缺少的东西。索斯盖特沉静的性格,对于这支球队的价值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nico yamal.jpg

西班牙人则令人耳目一新。比起2008年至2012年间赢得了一切的前辈,这支球队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性”:尼科·威廉斯有着加纳血统,却成长在纳瓦拉和巴斯克地区;拉明·亚马尔的父母分别来自摩洛哥和赤道几内亚,但他的足球故乡显然是加泰罗尼亚;达尼·奥尔莫本身是加泰罗尼亚人,却又是克罗地亚足球系统培养出的青训产品;罗德里在英超成长为“世一腰”,法维安·鲁伊斯则先后效力于意甲和法甲。这支球队不再有“巴萨模块”,却能维持极强的整体性,队内气氛甚至比早先也更团结,这是德拉富恩特的杰作。

拉明·亚马尔和尼科·威廉斯分别获评赛事最佳年轻球员和决赛MVP,两人的移民背景在西班牙足球历史上并不算特别常见,却也因此格外具有时代性。德拉富恩特在赛后表示,他相信自己麾下的这些年轻人能够成为西班牙社会的榜样:“他们不仅是明星运动员,更是辛苦工作、认真上进的青年,我希望社会上的年轻人们能够看到这一点。”西班牙主帅还谈到了国内的庆祝场景:“我不认为雇主们会因为员工嗨到太晚、无法按时上班而生气,毕竟他们自己也要庆祝!”至少在西班牙夺冠的这个夜晚,这个经济阻滞的南欧国家,似乎神奇地化解了尖锐的劳资冲突。

幻梦

这当然只是暂时的,一如东道主德国在办赛期间呈现出的团结。欧洲杯(以及几乎所有大型赛事)像是在举办城市中构建一座被冰墙包裹的城中城,在冰晶赋予的视觉作用下,里面的景色看起来总比平时要美丽一些,可冰块终究也会融化。随着10座主办城市陆续结束使命,蓝色的宣传画和公告板将会在近期被纷纷撤下,穿着绿色衣服的志愿者们简短地聚在一起进行庆功,随后各自搭乘交通工具返回家中,返回他们的日常生活。

euro 3.jpeg

欧洲杯的亢奋味道,从“欧洲之心”的空气中逐渐散去。“因足球团结”的B面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如果没有足球维系,是否还要继续团结?2024年欧洲杯的组织基本规整,执行大体有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国还是世界上最擅长、也最适合办大赛的国度之一。另一方面,在超过一个月的德国驻留期间,笔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相对有限,组织方的工作更多是保障赛事正常运行,而非让参与者的体验变得更好。

“团结”不该等同于相安无事。很多经历过2006年世界杯的媒体人和球迷,都认为当时的整体气氛比这一次好得多,笔者无缘在现场经历18年前的大赛,却还保留着八九年前在德国独自旅行时的记忆。在圣诞集市的一张桌子上,一组年轻人走了过来:

“你需要拍照吗?”

“为什么?”

“因为我们看你自己一个人,想着你或许希望留个纪念。”

“谢谢。”

这次在德国驻留的一个多月里,笔者现场报道了足够多的比赛,从报道层面上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和期待,却几乎从未遇到暖心瞬间。人们变得越发冷漠,经济日益下行、社会矛盾尖锐都是重要原因,德国(和欧洲很多国家)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午夜的街道上,醉汉、无家可归者和奇怪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他们显然不都是柏林泰克诺俱乐部的爱好者。再过几个月,圣诞集市又将布满德国的各个城市,届时是否还会有本地青年主动向孤身的旅人靠近,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聚会已经散场,一切都在变化,“团结”依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沈天浩

体坛传媒驻意大利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