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武一帆发自里亚索球场
“为什么全场都在喊‘加维’?”一位本地女摄影师隔着我问她的同行,后者只是耸耸肩。西班牙体育摄影师大多是“专业人士”,只负责处理图片,对镜头里的人和事并不了解。想想大赛期间我碰到的国内同行,都是能扛机器,也能做采访、写专栏、当翻译的全才。中国人民很行。
“加维和佩德里都非常年轻,十七八岁,所以受欢迎。”我没忍住,解释了一句。
“十七八岁,难怪!”黝黑皮肤的女摄影师挑了挑黑色的眉毛,可惜微笑被口罩挡住了。“我还以为他是加利西亚人。”
会有的,会有加利西亚人的。阿斯帕斯和博尔哈·伊格莱西亚斯可能希望不大,但“超级拉科”时代的名宿弗兰·冈萨雷斯有个好儿子尼科,已经在巴萨崭露头角,在国青队打上主力。尽管他自11岁就进入巴萨青训营,但出生地永远都是拉科鲁尼亚。以路易斯·恩里克对“年轻”这个词的痴迷程度,接下来登场的如果不是他,必定是别家的孩子。
年轻人着迷于自己的同龄人和同辈人。越是听父辈吹嘘罗纳尔多和齐达内们的伟大,越期待新一代偶像超过他们,哪怕只是社交账号上的粉丝数。清楚记得疫情之前那年在马德里,看台最底层的小孩撕心裂肺地喊着“阿森西奥”。相比其他有备而来的同龄人,他手里连个讨要球衣的纸板都没有,显然是一时起意。要是偶像对他微笑就是胜利,要是真凭嗓门大得偿所愿,可以吹一辈子。
3年后,不知道那孩子还迷不迷阿森西奥。就像我表弟,上高中时天天哼《半岛铁盒》,转眼就死不承认自己喜欢过周杰伦。喜欢周杰伦又不丢人,然而有更年轻的偶像出现了。当然新星站的舞台也很重要。全场响彻加维和佩德里的名字,尽管二人都是替补登场,同样属于U19段的耶雷米·皮诺人气就差不少,虽然他还进了个漂亮的球。巴萨再怎么颓也是豪门,比利亚雷亚尔拿了欧联杯冠军也增加不了几个粉丝。
这场比赛与拉波尔特搭档的是瓦伦西亚的乌戈·吉利亚蒙,22岁。在中后卫位置显得太年轻了,但在如今的西班牙队又司空见惯,因为还有埃里克·加西亚和保·托雷斯。路易斯·恩里克恨不得搞出能直接参加奥运会的青年军,而且不是一支,而是两支。现在看看,唯一没年轻化的位置就是他自己了。看起来比他年轻20岁,实际年龄比他小7岁的前助手罗伯特·莫雷诺可是被无情地赶走了。
然而全场得到最多欢呼的是一位73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好几年的大鼓马诺罗吃力地在看台上穿行,敲着震耳欲聋的鼓点,指挥球迷喊口号和玩人浪。在克拉斯诺达尔的训练场外,我简单和老人聊过几句。他颓然坐在树荫下,因大鼓不被允许入场而神色哀伤。大鼓对于马诺罗,就像雷神之锤对于索尔,只要被拿起,就能给主人注入无限活力。他站在哪块看台,那里的球迷就不再看球,而是盯着他。马诺罗从1979年开始为西班牙队擂鼓助威,几年后成为钦点的“第一号球迷”,过去40年几乎没错过任何西班牙队的比赛。鉴于西班牙是个地区分离主义盛行的国家,马诺罗的存在大概是国家认同感的最重要保证。跟着他老掉牙又跑调的歌声,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高唱“西班牙万岁”。
1982年世界杯,马诺罗搭便车穿梭于全国各地时,这场比赛的观众有一半还没出生。但这不影响几岁大的孩童跟着爸妈一起高呼马诺罗的名字,记住这面大鼓。偶像终会老去,忠诚可能动摇,但足球带来的热情和抚慰是永恒的。球迷喜新厌旧和球迷念念不忘总归不矛盾。广播员播报冰岛队名单,这“松”那“松”,但报到古德约翰松兄弟的名字时,看台上响起喝彩声。父亲们颇带骄傲地对儿女说着,自己在现场看过这哥儿俩的爸爸踢球,那年巴萨来里亚索呀……听着像是古早以前的事,其实也就是13年前的2009年。那年西班牙队在里亚索5比0大胜比利时,这次又是一场5比0。而彼时的看台上,满是和加维、佩德里同龄的小孩,呼喊着法布雷加斯和席尔瓦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