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耿鹏飞现场报道
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的第三跳,已经确保奖牌的谷爱凌选择了自己在训练中都从未完成过的动作,两周空翻转体1620度,最终拿下了金牌。
谷爱凌赛后采访时复盘:“当时想过是把之前的动作做得更好一些冲击银牌,还是做一个全新的动作,最后选择了后者。她想即使不能做成这个动作,也能鼓励更多的人去敢于尝试。”
在奥运的舞台上,在电视转播镜头面前,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出发前紧咬护齿,和教练击拳,出发,飞跃,旋转,平稳落地,抱头呐喊,跪地,喜极而泣,然后微笑,招手,比心,一气呵成。
但在谷爱凌的日记本上,这是一个关于“恐惧”的故事:此前谷爱凌在媒体上发布了一篇名为《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的文章,文章里有她对恐惧的经历、认知和解读。
是的,勇敢的背后,是恐惧,大部分字面上看似对立情绪,皆是一体两面,互为因果。
谷爱凌在文章中这样描述恐惧:“在我迄今18年人生的后10年里,我一直在追寻的一种纷乱的、充满恐惧的爱。”
她把恐惧解读为三个维度:“兴奋、不确定和压力”
她这样面对恐惧:“我们要违反生物直觉,把自己置于风险之中,即将落地时所面对的雪坡时不讲情面的,我们并非无视恐惧,而是要培养深刻的自我意识,并进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从而与恐惧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以及,偶尔恐惧会压到自我:“不幸的是,你心中的不确定感往往很容易就会压到自信心,不完美的准备会使我手心出汗,每次呼吸都比上一次更浅,这种感觉不是恐慌,而是畏惧,危险的信号会激发出进化的本能,如果我选择忽略这个安全机制,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最重要的是,对恐惧的识别:“每个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都要以识别出兴奋感和不确定感之间的细微差别为目标,以便在最大限度发挥能力的同时,把受伤的风险减少到最小。”
至于恐惧的第三极压力:“家人和朋友的期望,激烈的竞争等等,都可能为一个高压的外在环境提供支撑,压力可以变成一种帮助他们迎接挑战的积极力量,但压力也可能会凭借一己之力让你一败涂地。”
是的,在镜头面前,在社交媒体的分享中,谷爱凌可爱、热情、活泼、俏皮、美丽,拥有着无限的能量和自信,但内心深处,她拥有着众生皆平等的恐惧。
只不过,她面对恐惧的次数,比普通人多得多,她突破舒适区的次数,随着每一次腾空、旋转而叠加,甚至可以在奥运会金牌战的最后一跳上依然在叠加,因为恐惧本身,是做不了减法的,越减越多...
上天是公平的,一次次直面恐惧的经历不会被荒废,谷爱凌从感知恐惧,到接受恐惧,到拥抱恐惧,再到理解恐惧, 用了她18年生命中的10载,并且会用她的余生以及无比刺激的运动生涯尽情去畅游在恐惧的海洋里。
郎平指导接受采访时总结过一句话:“经历得多了就又了应变,应变多了就有了经验,经验多了就有了智慧。”
这篇日记,当然不像一个18岁的小女孩写出来的,但写出这篇日记的谷爱凌,已经在她的人生里已经转了多少圈?她转过的圈,比我们这些在初次打开手机导航时自转找路的人这辈子转得都多吧...
更可贵的是,她愿意分享自己的恐惧,或者说人性中的自己的脆弱和与脆弱相处时的修行。
过几天,谷爱凌就要来崇礼参加U型池和坡面障碍的比赛,希望有机会,再和她聊聊恐惧。
恐惧,比金牌重要,对谷爱凌如是,对我们每个人如是,与恐惧为伍,在堪忍中游历娑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