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剑东:抓住“双奥之城”的机遇,在今朝也在未来

肥柴01-06 18:48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报道

12月31日,奥林匹克研究专家、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在北京进行了一次以“五环一剑:奥林匹克的盛宴与中国体育的狂欢”为主题的跨年演讲,探讨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的发展,探寻奥林匹克背后的深度逻辑,解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与文化演进,把脉“双奥之城”的未来与拓展。关于“双奥之城”的意义,易剑东的阐释如下:

中国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的时机比较晚,但是我们却迎来了一个“第一”。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唯一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CCTV0345.jpg

“双奥之城”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名号上,北京能够成为历史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难得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则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此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能够在赛后实现奥林匹克主场区的持续盈利,悉尼、亚特兰大以及被国际奥委会盛赞过的伦敦都未能实现,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与另一标志性建筑水立方在运营成本不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实现盈利。而除了鸟巢和水立方两大场馆之外,北京奥运会的很多场馆都是跟院校及其他相关机构合作,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依旧可以为院校提供后续的利用资源。北京奥运会长远价值,一部分也正是体现在场馆赛后利用以及对城市更新的作用上,而城市更新往往是体育发展很重要的动力,也是体育发展的支持条件。

有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作为参照,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去准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且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限于2022年,而是要把目光放到更长远的未来。2010年国际奥委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最终评估报告中,曾经提到过一个“30年”的概念,建议一个城市办奥运会考虑三十年的长远收益。对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言,这一概念也同样适用。发展冰雪产业,不能止于2022年,也需要考虑得更长远。当然,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在全国实现冰雪运动布局,如今中国室内滑雪场的增长速度也在世界位居前列,但未来我们依旧需要实现更多。

已故的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曾经说过,“一朝为奥运城市,便是永恒的奥运城市”。在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之后,北京已经抓住了作为“双奥之城”的历史机遇。“双奥之城”北京今后能不能被永恒地记住、能否给奥运留下永恒的遗产,不仅在于北京冬奥会最终的呈现效果如何,也是我们在北京冬奥会之后仍需要继续关注的议题。

文/肥柴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