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达耶
梅西获得2021年金球奖,尽管早已是意料中事,但当结果宣布之后,还是引来了全世界球迷和媒体的热议。相比大部分球迷都把讨论集中在梅西配不配得上金球,又或者莱万更配得上金球,业内人士对梅西获奖普遍没说太多不是,倒是对于《法国足球》的评奖规则本身存有疑问。瓜迪奥拉说梅西获奖“永远不会不公平”,克洛普认为梅西的职业生涯配得上任何嘉奖……而浸淫体育媒体行业多年、现供职于ESPN的名记马尔科蒂认为,梅西获奖不应让人们觉得愤怒,这并不是这个奖项的初衷。
金球奖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与欧冠的历史同样悠久,一直以来都是足球界最权威的个人奖项和至高荣誉。然而近些年的评选却不乏争议——梅罗时代开启后,二人在之前的12届评选中垄断了11届——尤其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金球奖甚至屡屡成为网络引战的话题。
马尔科蒂认为,争议本身首先源于评委和评选规则,而不是球员。为了彰显专业客观,《法国足球》让来自全世界180个国家的足球记者参与投票评选。当然,几年前金球奖与FIFA的世界足球先生合并,加入了国家队队长和主帅的投票,事后被证明反而大大降低了评选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人情票和乌龙代投等闹剧层出不穷。毕竟教练和球员由于专注比赛,很多时候对于世界足坛的大势缺乏把握,这反而是常年报道国际足球的记者们的优势。但同样,评委遍布全球180个大小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容易发生一些“不专业”的情况,毕竟每个国家的记者对足坛趋势的了解和判断可能千差万别。但至少还有投票,可以保证评选的民主和公正。
说到评选规则本身,《法国足球》定下了三大原则:
一、球员在2021年1月到10月24日的个人成绩及集体荣誉;
二、球员的才华和体育精神;
三、球员的职业生涯。
既然规则已经定下,评委们其实也是“按章办事”,虽然把11月和12月的表现完全排除在外,显得有些奇怪。如果单以个人成绩论,那么莱万的个人表现显然是最好的,35场45球,打破了盖德·穆勒的“永恒纪录”,梅西只有36场31球;要说集体荣誉,若日尼奥是欧冠和欧洲杯得主,妥妥是最大赢家。梅西在巴萨夺得国王杯,在国家队赢了美洲杯,但两个都不是分量最重的冠军。而莱万“不幸”效力波兰国家队,要取得荣誉先天就比若日尼奥和梅西难。所以关于表现和成绩的比较,几位热门候选人可以说各有千秋,也不是争议的焦点所在。
马尔科蒂认为,规则最大的“问题”是后两条。体育精神还可以理解,毕竟这样一个奖项需要树立正面的形象,但球员的才华或者天分(talent),这是比莱万效力波兰国家队更加难以改变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定的。作为一项年度奖项,绝大多数候选者天然就比梅西落后了几万光年(当然,C罗是一直相信他的后天努力可以赶超梅西)。难怪克洛普也说“莱万要拿这个奖太难了”。
最后一条,球员的职业生涯,这又是无比“偏帮”梅西的一条标准。马尔科蒂说,如果你不幸生在梅罗时代,而你的名字又不叫梅西、C罗的话,那你无论多努力,都别指望靠近、更别说赶上绝代双娇了。就拿莱万和梅西比较:莱万打进了453个顶级联赛进球,梅西是676个,领先50%左右;莱万拿了一座欧冠,梅西四座;梅西在之前就已经拿了六个金球,莱万0……
但也许,这就是《法国足球》的初衷所在,足球不是火箭科学,他们不想让评选变成没有人情味的数据比较,评选的规则也不可能做到完美,180个记者评委,他们可以是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媒体专家,也可能是日常距离球员十万八千里,只是盯着2D屏幕来了解球员的键盘侠。这个评选的意义本身在于,嘉奖这项运动表现最出色的球员们,他们都是我们崇拜、我们仰望、做到我们无法做到的东西(但又偶尔希望能够做到)的英雄人物。如果你这样去想,而不是面红耳赤地去争论莱万、若鸟、本泽马或者C罗比梅西更配拿奖,那样你的戾气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