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宫珂
今年八月的东京有明体操馆,见证了中国体操队打赢翻身仗,也见证了“吊环王”刘洋用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加冕。
或许在外界看来,刘洋当时拥有全场第二高的难度分,环上动作又干净利落毫无瑕疵,再加上还有队友尤浩作为“双保险”,这枚金牌的到来,可谓水到渠成。但只有熟悉刘洋经历的人才知道,为了承担起“吊环王”的王冠之重,从里约周期到东京周期,刘洋曾经历尽起伏。在终于为“吊环王”的身份正名之后,刘洋也已经把目光望向巴黎。
从上世纪80年代的李宁到90年代的董震,再到横跨北京和伦敦奥运周期的陈一冰,中国体操男队向来有着“吊环王”的传统,来到里约周期,这顶“王冠”则交到了刘洋的手上。
2014年南宁世锦赛,刚满20岁的刘洋便不负众望,先是在团体决赛中贡献高分帮助中国男团完成六连冠,又在单项决赛中力压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巴西名将扎内蒂夺金,完美地继承了“吊环王”的头衔。但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是,刘洋下一次站上国际大赛的最高领奖台,竟然要等到近七年后的东京奥运会。
2015年格拉斯哥世锦赛,刘洋在决赛中下法失误,最终收获铜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刘洋在成套的最后一个倒立角度出现明显偏差,下法又有瑕疵,与奖牌擦肩而过;2017年蒙特利尔世锦赛,刘洋顺利完成环上动作,仅仅在下法落地时有一跳,但这一小跳让他以0.167分之差,再次无缘金牌。
“出道即巅峰”之后,等待刘洋的却是里约奥运会的失意与世锦赛的单项“两连铜”。这段时间里,刘洋慢慢感受到了“王冠”的重量与外界投来的审视目光,他也开始了对自己的“拷问”。“在这中间也有想过要放弃,陷入到自我怀疑当中,会问自己‘真的可以吗?’‘真的能拿到奥运冠军吗?’”在接受《体坛周报》专访时,刘洋如此总结自己里约和东京两个奥运周期间的心路历程,“(那段时间)也算是比较坎坷吧。”
在里约奥运会时,刘洋更是陷入了一种“特别在意外界的舆论和压力”的状态。当时中国体操男队丢掉了历来最受重视的团体金牌,开赛后连续四个决赛日只有两枚铜牌入账,男子吊环则被视作仅剩的争金点之一,刘洋所背负的压力更是难以想象。站在比赛场上的刘洋也总是很难专注资深,用他自己的话说,则是“一分钟的时间把人生都想完了”。而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以零金收官之后,身为单项选手却又未能如愿带回奖牌的刘洋更是受到不少体操迷的诘难。
不过,就像所有从压力与挫败感之下涅槃的运动员们一样,刘洋最终还是找到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而这份动力则源自刘洋小时候与母亲的一段对话。
“小时候我妈问我想不想练体操,当时我就知道自己要做选择。后来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家里人和支持我的人,因为我跟他们说过自己会坚持下去。”刘洋回忆道,“自己选的路,我就一定要走到底。”
东京周期体操项目的“4+2”赛制,则给予了身为单项好手的刘洋更多施展空间。即使一路走来,成绩似乎总距离预期有一点距离,外界也总有不看好的声音,但坚持把自己选中的道路走到底的刘洋,终于在东京看到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