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王全立
10月3日晚,国羽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如愿卫冕苏迪曼杯,历史上第12次问鼎象征世界羽坛混合团体最高荣誉的这项赛事。苏迪曼杯和国羽的缘分有些特殊,起初三届国羽无一例外地被挡在决赛场外,后14届连续打进决赛场强势难挡,此现象在汤姆斯杯、尤伯杯以及奥运会、世锦赛等团体、单项顶级赛事很难找到。
世界羽联主办的诸顶尖赛事中,创办于1989年的苏迪曼杯属于小弟弟。该赛事每场比赛要求对阵双方在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5个单项均交手一回。显而易见,这项赛事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羽毛球整体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苏杯成为国际羽坛格局变化的晴雨表与其赛制很有关系。观察苏迪曼杯赛32年的发展历程,你会对这期间国羽的实力演变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1989年至1993年:青黄不接盛极而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羽毛球队可谓威风八面;世锦赛、世界杯数次包揽五金,汤尤杯多次双喜临门。一时间,这支团队风光无限。
1989年5月举行的首届苏杯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演绎的。有必要看下当时的世界排名榜,5个单项的头号种子均为中国选手,男单杨阳,女单李玲蔚,男双李永波/田秉义,女双关渭贞/农群华,混双王朋仁/史方静。如此显赫阵容,让外界一致认为中国队将轻松夺标。然后,命运偏偏和国手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半决赛2比3不敌韩国队!
当时的韩国队的三项双打实力不俗,但男女单打明显弱于中国队,赛前很少有人看好韩国队。结果,这场中韩大战让权威人士们大跌眼镜,韩国人夺得的3分,无一例外来自于3盘双打。
应该说,当时中国队双打战线全面失利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如:关渭贞右肩受伤,出征前才恢复正常训练;田秉毅决赛前因右小腿肌肉拉伤和感冒,只能挂免战牌。但不可否认的是,双打强大是韩国人实现爆冷的实力根本。还有,当时的国羽已走到那段黄金时期的尾声,混双、男双本就稍弱于对手,加上女双优势度缩小,让韩国人找到了爆冷的突破点。
回想当年,首届苏杯赛失利并没有引起国羽的足够重视,毕竟和首届苏杯赛背靠背举行的1991年世锦赛国手收获了4金。
事实证明,和世锦赛这类单项赛相比,苏迪曼杯更能放大一支团队的软肋。果然,此后几年国羽下滑迹象越发明显,1992年、1994年先后丢失汤杯、尤杯,1993年世乒赛仅获1金,1994年亚运会带回一堆“破铜烂铁”,第二、三届苏杯赛无一例外地被挡在决赛场外。曾经强大无比的国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995年至2003年:止跌反弹逐渐强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羽,今后几年是一蹶不振,还是止跌反弹?面对强大的印尼、韩国等劲旅,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寒冬时刻,苏迪曼杯又一次释放信号。
1995年5月,第四届苏迪曼杯赛在瑞士洛桑上演。当时,董炯、孙俊、葛菲/顾俊等小将逐渐成熟,这支国羽已经显露出上升势头,但整体实力仍略逊色于兵强马壮的印韩两强。赛前,外界几乎不看好中国队。
国羽闯进四强后,半决赛4比1制服欧洲强旅丹麦队,历史上第一次闯进苏杯决赛场,决赛对手是当时整体实力最强的印尼队。谁也没有想到,葛菲、顾俊、孙俊等几位二十岁小将仅用了三盘就解决了战斗,国羽以3比0这一不可思议的比分力压强不可撼的印尼队,第一次成为苏迪曼杯的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李永波执掌国家队后夺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洛桑大捷,给尚处于爬坡阶段的中国队注入了一支强心剂。翌年,葛菲/顾俊为中国队填补奥运金牌空白;1998年,国羽夺回丢失两届的尤伯杯;1997年至2003年期间举行的几届世锦赛,国羽均是头号金牌大户。国羽,重新成为国际羽坛的领跑者。
1995年至2003年期间举行的5届苏杯赛,国羽夺得前4届冠军。应该说,那五届苏迪曼杯的结果,正是那段时期世界羽坛实力版图的真正写照。当时的国羽整体实力最强,尤其是女线领先世界,男线方面男打不逊色于任何一支强队,实力较弱的男双采取拼杀姿态屡屡出奇制胜。混双项目,刘永/葛菲、张军/高崚和韩国强档金东文/罗景民相比稍逊一筹,但在其他高手过招占有一定优势。
男单没有优势加上男双绝对实力的不足,让当时的国羽谈不上国际羽坛的统治者,汤杯战场屡战屡败就是一例。男女线力量的失衡,终于在2003年苏杯赛场付出了代价,决赛被韩国人掀翻在地。那场中韩对决,国羽男单、男双均不敌对手,加上混双失守,在强项女双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1比3不敌对手,将冠军奖杯拱手相让。
2003年苏杯赛失利提醒国羽,要实现第二个王朝,必须根治男双这条瘸腿。
2005年至2015年:第一王朝连夺六冠
现在看来,2003年苏杯失利,只是上帝和国羽开了个小小的玩笑。2002年汤杯冲金再度遇阻,2003年苏杯男双终拖后退,让国羽决策层意识到必须治好男双这条瘸腿,否则再度统治羽坛永远是纸上谈兵。此后一两年,国羽狠抓男子双打的选才和训练,男双实力明显提升,短时间内涌现出蔡贇/傅海峰、郑波/桑扬两对强档。与此同时,林丹、鲍春来等男单新秀跨进世界顶尖层面,2004年中国男队终于夺回丢失已久的汤姆斯杯。中国男队整体实力的回升,预示着国羽第二王朝即将到来。
2005年苏杯赛在北京举行,那次大赛国羽在家门口狠狠长了回脸。小组赛阶段,国羽均以5比0完胜3个对手。进入淘汰赛,国羽先后以3比0力克韩国、印尼两支强队。这样,前后五场比赛国羽均零封对手,创造了21盘全胜的惊人成就。此前一年,国羽包揽了汤姆斯杯、尤伯杯两项奖杯,这支团队由此上演囊括世界羽坛三大团体赛奖杯的惊人成就。
此后五届苏迪曼杯赛,国羽无一例外地夺得冠军。事实上,这段时间堪称国羽乃至世界羽坛的第一王朝。这期间,国羽不仅仅连续六次捧得苏迪曼杯,汤姆斯杯、尤伯杯同样屡奏凯歌,2004年至2012年汤姆斯实现五连冠,2004年至2014年期间举行的六届尤伯杯有五届登顶。即便是囊括金牌难度更大的单项赛,国羽先后三度席卷五金:2010年世锦赛、2011年世锦赛、2012年奥运会。毫无疑问,这段时间堪称国羽在世界赛场的统治力,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一个黄金期。
国羽能创造史上最强王朝,与五个战绩均有顶尖选手压阵有很大关系。2005年至2015年,男单的林丹、鲍春来、陈金、谌龙,女单的张宁、谢杏芳、王仪涵、李雪芮,男双的蔡贇/傅海峰、桑扬/郑波、刘小龙/邱子瀚,女双的高崚/黄穗、杨维/张洁雯、于洋/杜婧、于洋/王晓理、田卿/赵云蕾,混双的张军/高崚、张楠/赵芸蕾、徐晨/马晋,等等,上述单打选手、双打组合无一是世界顶尖好手,林丹、风云组合甚至称得上超一流,那时的国羽甚至可以拆成两三个阵容与列强角逐苏杯,2013年那届就在缺少超级丹的情况下完成五连冠伟业的,足见国羽整体之强撼。
如此强大的国羽,2014年的汤姆斯杯、2010年的尤伯杯冷门可以有,但要在具有晴雨表作用的苏迪曼杯赛场爆冷一回,真的太难!
2017年至今:重新爬坡苏杯显灵
国羽最强王朝的顶点应该是2012年。当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国羽一举囊括全部5个单项的金牌,创造了羽毛球奥运史的空前奇迹。伦敦奥运会后,林丹几次调整、风云组合拆对,加上日本、西班牙、印度、韩国等高手的轮番冲击,国羽各单项的统治力或多或少地下降。里约奥运周期,国手在汤姆斯杯、奥运会、世锦赛夺金数明显下跌。当然,依靠整体实力的优势,里约奥运周期苏迪曼杯仍然留在国羽手中。
里约奥运会后,傅海峰、赵云蕾、田卿、王仪涵、马晋等一批名将陆续退役,一时间国羽呈现青黄不接之势。2017年5月,国羽又一次踏上苏杯赛征程,那一次,以年轻选手为主的国羽面临极大考验,毕竟汤杯赛连续失利两回,里约奥运会收获2金仍高居列强之首,但与伦敦奥运会威风八面的“五星国羽”相比,已不在一个档次。在此背景下征战苏杯,自然不会被外界看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2005年以来国羽最困难的一届苏杯赛。
2017年苏杯赛半决赛,国羽3比2险胜日本。国羽的好运气似乎在决赛前都用光了,中韩决战以2:3失利。半决赛、决赛两盘比赛,以往国羽的传统优势项目女单、混双无一例外地输给对手。苏杯半决赛、决赛实力不俗的两对混双组合先后失利,让决策层决定对混合进行手术,郑思维改和黄雅琼合作。没多久,“雅思组合”就在国际赛场表现得相当活跃,同时崛起的还有王懿律/黄东萍,混双已经成为近几年国羽最强的一个冲金点。
需要说明的是,四年前那次苏杯失利,既不同于1989年首届,和2003年那届也有区别。首届苏杯意外失利,乃国羽走下神坛的先兆。2003年不敌韩国队,是国羽自身实力不算出众,当然也有运气欠佳的因素。2017年未能创造七连冠神话,与当时国羽青黄不接有很多关系。
幸运的是,这几年国羽并没有重遇30年前的那次惨重代价,在经历了一两年阵痛中队伍开始反弹。2019年国羽夺回苏杯赛,不久前蝉联冠军,显示出陈雨菲、石宇奇、李俊慧/刘雨辰、陈清晨/贾一凡、郑思维/黄雅琼、王懿律/黄东萍等新一代国手的崛起。当然,时下他们不具备当年林丹、风云组合那样“一览众山小”的高度,但近两届苏杯赛以及东京奥运会的不俗表现,预示着国羽走出了前几年的低谷,属于这支英雄团队的新的王朝,指日可待!
队的新的王朝,指日可待!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