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手记】圣火点燃,奥运给世界带来团结的力量

季孟年07-24 01:10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季孟年发自东京

在人们的想象之中,这一晚的东京国立竞技场本应该座无虚席,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们欢呼着见证圣火的点燃。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一切都只能停留在想象当中。在奥运会历史上,此前还从没有哪一次开幕式空场进行。这一夜在东京,记者零距离的见证了历史。与此同时,也更笃定的认为,东京奥运的举办足以当下仍在蒙难的世界注入一股特殊的力量,助力人类度过眼前的难关。

开幕式前的抢票大战

微信图片_20210724020646.jpg

抵达东京之后,各路媒体都关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时候才分配开幕式的门票。

虽说绝大多数媒体同行持有的都是奥运通证,但像开闭幕式、男子百米飞人大战、男篮决赛等等由于受关注度太大,主办方需要控制场内人数,因此不仅仅需要证件,还需要组委会发放的门票。

这一次奥运会开幕式虽然是空场进行,但同样需要严格限制媒体的人数。这一次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共来了777人,中国媒体的人数其实并不比代表团少太多。国家体育总局手中的开幕式门票也不多,一家媒体基本上只能拿到一张门票。但是,组委会方面还会发放一定数额的门票,需要到媒体中心领取,原则是先到先得。

组委会在公告中表示,抢票时间是7月23日早晨的11点。记者10点40分左右来到媒体中心,其实已经有不少同行在排队。

一位巴西的大哥排在队伍的第一位,“这是我的第一次奥运,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开幕式是一定要去看的,所以我六点钟就来了。”

记者和几位国内同行心里还有些忐忑,不过事实证明,组委会的票量还是充足的,基本上所有参与排队的同行都拿到了开幕式的门票,开心的静待今晚视觉盛宴的上演。

开幕式评价两极分化

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在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开始的。不过,记者早早就离开了酒店,步行前往东京国立竞技场。

其实在当地时间23日之前,东京国立竞技场是不对外开放的。即便是持证媒体,也只能远远地看一看这座宏伟的体育场。不过,记者跟一些看过彩排的同行有过交流,他们都表示开幕式的质量还算上乘,值得期待。

60fad3e4f3e8f191f34c8961.jpg

不过,开幕式的前半部分多少还是有些令人失望。一旁观看的中国同行们也都普遍表示,开幕式有些低于预期,国内的社交媒体更是用了“阴间开幕式”一词来形容这一次开幕式。但在运动员入场之后,开幕式的后半部分反倒令人感到有些惊喜。尤其是“超级变变变”的桥段,引得场内观众们掌声雷动。

一位在日多年的中国同行评论道:“这个节目才显出了一些日本现代的特色,而且‘中二感’十足。

不过,在开幕式后和一些对日本文化比较了解的朋友交流发现,他们普遍认为这一次东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是令人惊喜的。在开幕式当中,其实有一些非常巧妙的设计。只可惜,我们对于日本文化不够了解,因此无法读懂其中的奥妙。

事实上,开幕式评价两极分化这样的情况在历届奥运会上都有出现。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奥运会的魅力之一。体育交流的背后,是全球文化的融合

圣火点燃,盛宴开始

60fadd0af3e8f191f34c9bb0.jpg

开幕式当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点燃火炬的仪式。

东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但最终,还是在开幕式举行的这个夜晚,来到了东京国立竞技场。

已经85岁高龄的长岛茂雄作为火炬手出现在了体育场内,不久之前他遭遇了中风的情况,如今正在复健之中。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出现在了开幕式的现场,并且完成了火炬的传递。

主火炬被点燃之前,倒数第二棒交到了几个来自孩子们的手里。他们分别来自宫城、岩手、福岛三县,是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日本东北部的灾后重生,也是此次奥运会的主题之一,这些孩子们将圣火交到了最后一棒火炬手那里

60fadda8f3e8050669e40e86.jpg

奥运会开幕之前,有很多对于点火仪式的猜测。最终,网球运动员大阪直美成为了最后一棒火炬手。大阪直美代言着另外一种势力,寓意着世界的融合与团结。她缓步爬上阶梯,点燃了东京奥运会的圣火。5年的等待,在那一刻终于抵达了尽头。

然而,这场特殊时期的奥运会,意义可不像以往那么简单。

过去这一年多,我们的世界蒙受了太多的灾难。新冠疫情的到来,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直到现在,我们还依旧活在疫情的阴影之下。空荡荡的东京国立竞技场,就是新冠时期特殊奥运的一种无奈表达。

然而,困扰世界的又何止是疫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矛盾,各领域之间的对抗,让这个已经有些疲惫的世界,再添新的伤痕。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力量,能比奥林匹克更伟大,将全世界联合在一起,将人类紧紧团结起来。

60fac89cf3e8050669e3e71e (1).jpg

圣火点燃,五环旗飘扬,迟到一年的奥运终于和世人见面。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奥运会所称赞的不仅仅是竞技体育本身,不仅仅是对于人类极限的挑战。

就像奥委会出席巴赫所说的那样:“在更高、更快、更强之外,别忘记了团结的力量。”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季孟年

体坛+篮球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