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锐报道 韩国围棋联赛同属一个模式,那就是冠名商出大头、各队出小头,一切为了围棋TV。至于各队如何经营,主客场如何操办,都不在考虑之列。严格来说,这都不是联赛,更像是由韩国棋院和围棋TV主导的团体赛,只是借用围棋联赛的名义。
韩国围棋联赛(包括男女、元老)由总冠名商出最大笔赞助费,然后每队找冠名,给出的预算均等。至于参赛棋手,每支队均无所有权,统一由韩国棋院以选秀制进行分配。按照上一年度的各队名次,反方向依次挑选主力棋手,棋手们则是按照等级分排名列队。第一波选秀(严格来说也不是选秀,是按照排名分配)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波,只是挑选的顺序与第一次正好相反。如此这般,各队完成4+1或者3+1的阵容配置。
这种选秀体系的设计者意在尽可能地保证每队实力平均,使得全年比赛过程充满变数。事实上亦如此,以上届韩国女子围棋联赛为例,夺冠的保宁MUD队虽有巨无霸崔精九段率领,但因后两台疲软,常规赛结束时,保宁也不过是以胜局数优势才得以排名第一。在常规赛双循环阶段,直至最后一轮前,八支队有一半的得分相同。
但除了各队实力绝对平均、胜负悬念贯穿始终这点外,这个联赛体系形如大锅饭,与真正意义上的联赛差之甚远。首先,各支队没有俱乐部作支撑,既没有俱乐部,也就没有培养后备棋手一说,更无转会进行;其次,主客场不是形同虚设,而是根本无存。联赛的核心在于主场效应,各地拥有自己的参赛队,当地赞助商参与其中,带动各地方的围棋发展,盘活地方这盘大棋。
再回头看韩国围棋联赛,难道不就是一项各队实力均匀分配、收益均沾的团体赛吗?如果没有围棋TV对每盘棋的直播,这个团体赛简直不知道如何运转下去。其僵化的体系,呆滞的赛制,刻板的运作,哪有点市场气息?何曾见到一丝生气?这也注定了韩国联赛盘子做不大,也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以围棋TV为轴心运转也没问题,但一定要引进俱乐部制,每支队都以俱乐部为单位进行操作,这样才会有产业运作的第一步。否则,每个队连自己的队员都不知道,年年更换新阵容,这还怎么经营?又怎么去培养后备人才?
在目前的联赛体系下,各个参赛队交付分担金后“十指不沾阳春水”,几无动力可言,韩国棋院就像婆婆一样尽心尽责地代管所有一切。比赛不假,但跟联赛真的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