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梁熙明
莱因克尔那一代人绝望的心声,“足球就是22个人踢球,最后德国人赢的游戏”,到这一天划上句号。索斯盖特领衔的英格兰,一举击败德国,破了1990世界杯和1996欧洲杯连续点球惨遭德国淘汰的心结,也一举掀翻压在英国人头上几十年之久的一块大石。
足球,不再是最后德国人赢的游戏,但它依然这么讽刺。
在德意志全国人民一致的呼声以及怒吼中,勒夫不得不召回他弃用的穆勒,而正是穆勒在最最关键时刻,单刀踢偏,直接葬送德国队。
这个球,比2000欧洲杯决赛皮耶罗丢的那两个单刀简单多了——皮耶罗那两个单刀实际上有相当难度,因为门将已经出迎,距离球员相当近,不那么容易把握——穆勒却是方圆百里任驰骋,他有一万种方式处理,可以挑,穿小门,或者,加速向右侧趟过门将打空门,回追的后卫在身体左侧,此刻会与门将自相拥堵。
偏偏,穆勒远远地就草率起脚,德国队最后的机会,没了。
这注定执教15年之久的勒夫,以完全的失败者身份交出权杖。
但是比起他国同行,勒夫成功得多。2006年接手克林斯曼班底以来,除了2014世界杯冠军,期间一次世界杯季军,一次欧洲杯亚军,两次欧洲杯四强,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国家队主帅。
勒夫执教得失,他对德国队的改造,失败的根源,他个人的能力水平,见仁见智,但毫无疑问,15年任期内的产出,是丰硕的。
这一切,并不归功于勒夫本人,而是归功于整个德国足球体系。
纵观历届德国队,除非历史特殊时期,遭遇严重危机或个人已彻底失控,不然德国队主帅一般在任很久,而且,也一定会至少收获一个大赛桂冠,这要比很多足球强国稳定,且成功。
勒夫以及他诸位前任的成功,是德国足球体系的成功,至于主帅,只是这个体系上比较重要的那颗螺丝钉,但夺不夺冠,主帅本身作用不是那么大。
勒夫自己并不是一位特别杰出的教练,执掌德国队兵符前,他的俱乐部成就,就是带斯图加特拿过一次德国杯,进过一次优胜者杯决赛。这点战绩在顶级教练圈中绝拿不出手,绝对进不了欧洲一流豪门。
而勒夫执教这15年,他的众多“技战术改造”,“临阵换将”,恰恰是他最弱的一环。学西班牙传控,学无锋,边卫打后腰......种种他认为很重要的技战术举措,无不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效果不伦不类,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德国足球的秘诀,就在于它稳定的体制,健康的经营,和完善的青训,这保证国家队始终不会出现特大的动荡,同时有财力源源不断投入青训。即使德国队主帅并非超级牛帅,德国足球也很难出贝利、马拉多纳、C罗、梅西那样的超天才,但凑齐一班准一流球星,有稳定的发挥,即使没到冠军,每次成绩都有足够保证。
而国际足球大势,恰恰是极为动荡的,世界杯冠军可能两年后欧洲杯打道回府,只要德国人耐心等待,像司马懿等死曹睿诸葛亮那样,它的对手们自己倒下,就轮到它上位。
德意比教学:
德国篇:庸帅也能出成绩
意大利篇:牛帅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