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2014年10月《全体育》杂志)
体坛周报总编辑 骆明
9月4日,趁着国际足联比赛日,欧洲俱乐部豪门的大帅们啸聚欧足联尼翁总部,来了场一年一度的头脑风暴。会后弗格森出人意料地透露,教练们在讨论,“客场进球制”是不是应该取消。
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两回合比分相同时、客场进球多的球队晋级(也称客场进球双计,实质一样)——这堪称足球史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为何要取消?看完弗格森通篇论述,他只说出了“客场进球制”的一个坏处:让主队更小心,“当我主场作战时,总会告诉自己,别丢球呵。”这符合一般主帅的逻辑,但绝不足以成为取消客场进球制的理由。谁能举出欧战球队主场比客场更保守的例子?原因很简单,哪怕主场丢球会很被动,但在主场球迷助威下,主队多少得有点交待,至少比客场时会积极一些,而以客场进球鼓励客队,正好达成平衡。
教练们反感客场进球,恐怕是因为都有过刻骨铭心的痛楚。记忆中最悲情的一幕是2002-03赛季,米兰双雄在欧冠半决赛上演德比。首回合双方踢成0比0,次回合轮到国际米兰“主场”,上半场补时阶段舍甫琴科进球后,国际顿失主动权,第84分钟马丁斯扳平后,仍惨遭淘汰。这场比赛后,“客场进球”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两场比赛不是明明在同一球场进行的嘛,国际米兰还因“客场进球”少被淘汰,这多冤?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虽然球场相同,但“主队”一方会有更多球迷入场助威,主场优势岂可漠视?
弗格森论述得最多的理由是,当年引入“客场进球制”是鼓励客队进攻,“如果我们回到过往,例如30年前,反击只有一两名球员参与。如今,反击中可有五六名球员如潮涌上,传球迅速,打法积极。”但名帅们似乎忘了,“客场进球制”绝不仅仅是鼓励客队进攻的!它的真正作用是:在两回合总比分持平时,打破场上均势,逼得一方非玩命进攻不可。
欧战中,首回合的闷局屡见不鲜,但只要次回合出现了客场进球,双方必是图穷匕见。经典战例是1999-2000赛季欧冠八强战,皇马主场0比0闷平曼联,到了客场,第21分钟罗伊·基恩不慎乌龙后,场面顿时变得开放,劳尔再入两球,曼联追回两球亦无用。上赛季欧冠也有相同战局,半决赛马竞对切尔西,双方主帅穆里尼奥和西蒙尼均善防守,首回合是场事先张扬的0比0,次回合开场仍然胶着,切尔西先进球后更求固守,但在马竞扳平后,切尔西“大巴”不得不倾巢出动,马竞再入两球3比1过关。
如果没有客场进球会怎么样?看看2014年世界杯就知道了,连荷兰和阿根廷这样有进攻美名的强队,到了淘汰赛的关键时刻都开始磨洋工,只要场上比分是平局,就不轻易越雷池一步。世界杯好歹四年一次,不看也得看。如果欧冠淘汰赛也充斥着如此比赛,其美誉度必然下降。
假设取消“客场进球制”,可以想见,欧冠必然多出不少点球决战。奇怪的是,每次大赛以点球决战决出胜负,教练们常常痛诉点球大战“太残酷”,如今讨论客场进球制时却忘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客场进球,点球决战在欧冠两回合淘汰赛中成了小概率事件,过去两个赛季都没有出现过。
客场进球让平局也能分胜负,好处还有不少,如比赛时间不会拉长,让电视转播商的既定安排少受影响。同时,欧洲豪门几乎每周都是双赛,欧战球队在周中避免了加时赛,也不致影响周末联赛太多。
“客场进球制”在1965-66赛季欧洲优胜者杯中首次得到应用,至今已近50年,由于它的诸多好处,渐渐在全世界足坛推行。恒大便刚刚在亚冠中吃到了它的“苦头”,客场0比1负于西悉尼流浪者后,主场2比1赢球仍被淘汰。连一向赛制自成一派的南美足坛,也吸取了欧洲足球的精华,自2005年起,解放者杯引入“客场进球制”。
在此制度得到全世界肯定的当下,这帮欧洲足坛的名帅居然意图改弦更张,一曰“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打欧战多了,自然被客场进球伤害最多,心神不宁之下,欲除之而后快;二曰“记打不记吃”,他们全忘了自己通过“客场进球制”得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