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足球评论员傅亚雨
最近几天,国足让人们“义愤填膺”的消息接连不断,大胜关岛的热情还没消退,国足就仿佛掉进了冰窖,比赛从苏州易地至阿联酋沙迦如同晴天霹雳,让很多人觉得国足的天就快塌了,而6月2日亚足联一纸通知让中国足协支付所有参赛队在阿联酋的食宿和交通费用又像是火上浇油,瞬间点燃了不明真相人们的愤怒,甚至有人形容足协同意支付费用是“丧权辱国”,是“辛丑条约”。
事实不辨不明,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说,这一波的舆情是完全被带偏了节奏。亚足联压榨我们了?没有!中国足协屈辱了?胡说八道!其实当天下午足协的说明已经非常清楚地解释了原因,尽管比赛易地进行,但中国依旧是40强A组第二阶段比赛的主办方,享受相应权益,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而作为主办方,负责参赛队和比赛官员在赛地的食宿交通那是最基本的义务。
确实,比赛临时易地,中国损失巨大,为了在苏州办赛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全部打了水漂,但这就是在疫情状态下要承办赛事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很不幸我们赶上了,是受害者。问题在于,有施害者吗?叙利亚、马尔代夫或者亚足联是吗?其实他们都不是,而当我们用“受害者”心态去面对变化时,会容易认定一切都是在针对我们。说到底,这次突然的变化对国足、对中国足协都是坏事,根本原因是我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其他国家以及亚足联比赛相对宽松的防疫要求产生的矛盾,而这一切既非中国足协也非亚足联可以掌控。
看上去,中国足协是冤大头,苏州这一摊花了冤枉钱,到阿联酋还得我们掏费用。可我想问的是,承办这次比赛,足协算的是经济账?显然不是啊,商务和媒体版权那点可怜的收入,完全无法跟我们巨大的投入相提并论。我们如此大投入,不就是为了给国足创造最好的外部环境,以便球队能顺利出线吗?本来就不是钱的事儿,现在谈钱就是扯淡。亚足联确认了我们的主办身份,中国足协在客观上失去了天时地利的情况下,至少为国足努力保住了一部分大家都该懂的“人和”,这,难道不是足协该做的?莫非我们该破罐子破摔,把善后的事都丢给亚足联?那样的话,国足出线倒真是要蒙上巨大阴影了。
谁都不曾料到的突然变化,肯定打破了国足原有的备战节奏,对国足打好最后三场比赛造成了相当影响,但现在就瑟瑟发抖杞人忧天,除了自乱阵脚没有任何作用。李铁说得好“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面对变化不抱怨,正视困难,努力想办法化解不利因素,这才是球队该有的心态。李铁的回应就是非常积极正面的心理诱导,就像20年前十强赛卡塔尔客场时,主帅米卢在近40度高温的湿热天气中,气定神闲地穿着毛衣走入赛场,给了球员强大的自信和最积极的心理暗示——一切的客观困难,那都不是事儿!
再看现在的国足的情况,虽然较在苏州比赛出现了不少困难,但最多算是回到正常情况,远谈不上山穷水尽。事实上按原来的安排,国足在苏州所享受的外部条件实在是太过优越了。目前大家担心的不利因素实际上就是天气和时差这两件事,阿联酋夏季的气候状况跟我国南方、江南比较相似,闷热潮湿的天气是对足球比赛不友好,但这是对比赛双方平等的条件,国脚们都有在夏天去长三角或者广州比赛的经历,这种天气下踢球对他们来说不新鲜,也不存在什么畏惧感,对方也绝不会因为比我们早到了几天就能踢得如鱼得水。
当然这种天气下比赛,如何掌控比赛节奏是有学问的,总体来说主动一方、控球一方消耗相对小,而被动防守方、弱势方体能消耗会更快,从这个角度讲,比起叙利亚和菲律宾,天气会对我们更友好一些呢。至于时差,4天调整4个小时,略显紧张,但想想目前情况下7号晚上打菲律宾,就是一场正常情况下的客场比赛,又有什么可过分畏惧的呢?
从备战的各个方面综合来看,国足相对于菲律宾和叙利亚这两个主要对手,依然是有优势的,但较此前优势缩水了。对国足而言,也并非就一定是坏事,抛掉一切幻想,全力聚焦于比赛过程,专注于90分钟的内容,拿到想要的结果应该也是水到渠成。横向比较算分,打完马尔代夫之前根本不用想,静观其他各组就好,至于叙利亚或者阿联酋的阴谋论,纯属迫害妄想症,不值一谈。
一切,其实都还在我们自己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