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热搜】一场山地越野21人遇难,究竟发生了啥?

耿鹏飞05-23 20:33 体坛+原创

点击链接收听本期播客:67、一场山地越野21人遇难!究竟发生了啥?我们该反思什么?

本期主播:体坛热搜研究所所长 大飞

本期话题:山地越野21人遇难

微信图片_20210331231634.jpg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据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的教练魏普龙确认,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在比赛中不幸遇难。

该赛事由白银市委、市政府主办,景泰县承办,具体赛事运营由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共计172人参与百公里越野赛。从赛事的主办方看,政府、景区、执行各方都没有缺位。这项赛事已经办了4届,之前并没出现问题,今年甚至赛事组织工作有所改进,办赛经验只增不减,但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赛事完赛即发1600元补助,扣掉报名费1000元,完赛净赚600元,这是赛事商业化和吸引选手参赛的一大门槛,而这笔完赛奖金,给后续选手们的退赛决策造成了一些干扰;此外,赛事设置20小时完赛门槛,刷掉网红打卡的跑渣,来的基本都是水平尚可的跑者,可即便这些南征北战的跑者还是出了意外…

赛事难度维度上:整体爬升高度仅有3000米,在百公里越野跑赛事中算比较低的;大部分赛道属于可以跑起来的高速赛道,跑起来也相对舒服;唯一的难点在于赛事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平原区选手的适应度和高海拔越野跑的经验相对不足,再加上完赛时间设置在20小时,比赛节奏较快,加剧了适应难度。

以上是赛前的一些可预见的基本信息,此前的赛事都在类似状况下完成,并无意外发生,那这一次问题出在哪?

最关键的是突发极端天气状况:这是一次天气预报没有预测到的低温、大风和降水,在赛前的气象情报中,虽然涉及气温、风速和风向,但没提及冷空气过境,就是这场突然的降温和大风造成了这场悲剧。

选手们最初出发是在景区内,由于石林遮挡,风不大,之后进入无遮挡的戈壁,但由于这一赛段是顺风,大家也都没太在意,直到进去第三赛段,逆风和降雨甚至冰雹来袭,条件突发恶劣,选手预警不足,恰恰在这个逆风+降水的赛段,是一个8公里爬升1000米的陡坡,石头和沙土混合路段雨水下更加湿滑,最糟糕的天气状况和最有难度的赛段重合了…

更糟糕的是,这个赛段难度最大的区域,即便是风和日丽,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很难上去,给养也上不去,食物和热水都没有,这是一个赛段设计的先天不足,这也导致了后续救援也上不去,此外这个赛段是一个暴露的山体,无遮挡,无处休息,没法避寒和保暖,甚至也无法退赛,即便在此之前退赛,大风大雨湿滑的泥土砂石质地的赛道,加上此前体能的消耗,选手最后下山求生都无比艰难,再加上可能由于极端天气导致的GPS定位和手记信号问题,救援的联络也成了问题。

总之,赛段设计的先天不足,被这种低温大风降水的极端天气中被无限放大。

至于参赛选手提到的关于装备的问题,基于前几届赛事经验,冲锋衣没有列为强制装备,只是作为建议装备,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选手会选择穿上冲锋衣,当然也有选手选择把冲锋衣放到某个赛段节点储存,至于重要保暖装备补给位置选择和是否随身携带,对于一个百公里级别的越野赛事,每个人当然也有不同的策略,也不能贸然判断赛事组委会的补给撇配送策略是否存在失误,只能是经验教训的积累吧。

此次事故中,“失温”这个词汇被反复提及,它是什么概念呢?

寒冷环境下,人的体温从正常的37度到22度不同阶段,人的肢体能力、意识、痛感、心跳呼吸逐步出现问题的症状

失温的判断很简单,只要是在寒冷环境中,出现行为和言语异常的队员,应立即怀疑其已经得失温症,他们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先走,我慢慢追你们。”

关于正确的救援方法,就复杂许多:

失温者会有停止呼吸的症状,但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一种“冬眠状态”,所以首先不要放弃治疗;

不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去救援,先做好隔热保暖措施是关键,不能直接放在雪地等致使其失温的寒冷环境;

对2级以上失温患者的体外复温,应集中在对核心部位,例如脖子、腋窝、腹股沟。四肢只需要做好被动保暖防止结冰;

但对这些部位的复温不能过快,对这些部位的加热需要垫上毯子毛巾等,避免和皮肤直接接触,甚至不能直接喝热水,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热水杯,都要垫毛巾,否则容易导致复温休克;

对患者的包裹和运输都首选睡袋或者毯子这种隔热属性的东西,否则会加重病情;

更严重的状况,需要依赖纯医疗手段,静注、利用呼吸机加热胸腔等等。

综上,对“失温”的判断、第一步处理、快速救治等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手段,当然最宝贵的是救援时间。

赛段设计问题和极端天气都导致救援的抵达难度非常大,一般的交通工具到不了,最后皮卡换成消防车才上去,再等到晚一点直升机符合气象要求和调动效率后抵达,可能为时已晚。

而牧羊人挽救6名选手的故事,正在于救援的及时以及牧羊大叔丰富的救助经验:牧羊大叔将选手送到窑洞里,为他换下湿衣服,用被子把他包起来,并生起火让他们烤火,然后拨打救援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其中进窑洞避风保暖,换下湿衣服、用被子裹住以及烤火等操作,都是黄金般的抢救“失温”患者的教科书操作。

牧羊人大叔挽救了6个生命,因其恰好在赛段位置以及丰富的救助经验,而我们的赛事组织者和救援队更需要反思:

赛段设计存在存在补给和救援死角,这是最致命的,错失了选手自救的时间和可能以及救援的及时性;

1600元的完赛奖金,让选手的退赛判断有所迟疑,亲历者第一次看到有人退赛的第一反应:“就这样放弃1600元吗?后来每念及此,我都想抽自己”,这不是主观过错,但造成了事实干扰;

至于具体的判断,每个人对困难的预期(带了多少装备,是否该放弃)、对自己极限的判断、对自己身体的敬畏都不同,这决定了退赛时间的早晚和退赛地点的优劣,这是存活和救援最关键的要素;

组委会应该尽早终止比赛并通知大家,组委会的决断和通信情况的保障是办赛业务功底的体现;

救援方面,相对高海拔的赛事,对失温症的应对和救援,经验是否足够丰富,这是当地医护和救援人员的基本功;

至于有争议的物资分配,冲锋衣提早到前一天晚上到(你想领就自己去领,但大家没预期到第二天正赛的低温),如果当天直接运到起点,考虑到出发时的低温,大部分人都会穿,这种早做准备却出了问题的情况,也说明了赛事组织的学问,是非常吃经验的;

近年来,过于户外的体育赛事(徒步、马拉松、山地越野)越来越多,各地政府也愿意做这样的赛事,可以带动旅游,可以做地方宣传,但全国具备专业办赛经验的人手就那么多,严谨的设计赛段,提供周全的赛事保障是关键;

人性热衷挑战自我,挑战自然,会被这种有挑战性的赛事吸引,但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同时也要敬畏自己,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

一项赛事造成21人遇难,如此惨重的后果,并不是哪一方(赛事组织者、气象局、救援队)单独过错造成的,需要我们反思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我个人能够掌握的信息和专业知识也有限,我所能做到的是引发大家对自我的敬畏,因为这个赛事,越早退赛,越早生还...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耿鹏飞

体坛周报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