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孔德昕
“如果说这个责任一定要有一个人来负担的话,那这个人会是谁?”
“我!”
这段发生在490天之前的对话至今仍深深刻在每位中国篮球迷的心里。在中国男篮兵败世界杯、错过了进军奥运的最好机会后,身为篮协主席的姚明面色果决地将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转眼间又过了近1年半的时间,中国篮球的改革仍在继续,争议也依然不断,而姚明仍在努力前行。在做客中央电视台《鲁健访谈》节目时,姚明针对一些焦点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男篮失利担责
至今回想起开篇发生的那一幕,姚明仍觉得那不算什么,只是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我知道这种时候最佳的解决方案绝对不是躲,这是躲不了的。这是我们过去的经验所造成的,而且还有一点是我的身份,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姚明说。
“我不是为了背负压力而来,但是为了干成这件事这压力你必须背。我是为了把这事干成,这是最终目的。我为了把这件事干成,那压力来了该我扛我自然就扛。我就是这个逻辑,我也说得直白点,球迷不用去背这种压力,球迷只负责在赢的时候赞扬你,和输的时候帮你发现问题。”
改革的目标
自出任篮协主席以来,姚明对中国篮球的改革是大刀阔斧般的。从国家队建设到CBA改革,再到体教结合等方方面面。如此多的变化自然也会受到阻力,被问到自己设想中大家多长时间能接受这些改革措施时,姚明谈到了另一个问题,目标是什么?
“一个大的目标是需要一个大的耐心的。如果说我们的目标仅仅是为了打进奥运会的话,那我觉得我们相对来说做一些小改变就可以了。那就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了。”姚明说。
那大目标是什么?“我希望我们男篮也好、女篮也好,在世界上成为一支有竞争力的球队,而并不是只拿张(奥运)门票而已。”姚明回答。
职业球员身份的双面性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这是不少球迷对姚明出任篮协主席的评价,但在姚明心中,专业的人有时候反倒会有局限性。
“我个人感觉这还是一个角色定位问题。我知道像欧洲包括美洲有一些,像我这样扮演一样角色的人。我们的有些作用也许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但有些作用并不是我完全擅长的。虽然听上去好像我是经济系毕业的,管理学也学了一些,但这不代表我一定会比别人更好。肯定是有一些人在这些方面比我更出色。”
姚明接着说:“没有办法替代的东西有时候没有办法复制,当他没有办法复制的时候呢,那可能管理就不存在了。如果你只是曾经有特殊的见识,那这恰恰有时候不会成为你的优势,反倒会成为你的障碍。我们应该去寻找一些可复制的方式。”
“就是没有姚明,这些管理机制还在。”鲁健帮姚明总结道。
CBA外援政策
聚焦在CBA联赛,外援政策的话题始终引人关注。本赛季CBA进一步对外援做出限制,以往4节6人次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外援的戏份继续缩减,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CBA精彩程度有所下滑。
球迷们总是在争论外援的多少对于本土球员成长的影响,而姚明则把目光投向了更大范围。
“首先,你为什么看这个联赛?我觉得联赛对人的吸引有两个方面:第一,过程的精彩性,第二,结果的不可预知性。所以基于这两点,外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联赛和我们的俱乐部,最重要的是它的代表性,代表它所在的城市、代表它所在的省份地区等等。”姚明说。
“如果我们仅仅用水平去衡量的话,我甚至超不过欧洲联赛、超不过某些非洲联赛——非洲的联赛水平也很高的。但是那些高水平联赛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去看呢?因为它代表不了我们的文化,代表不了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不生活在那里。那如何能代表一个城市呢?那就是他是不是融入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让那里的人觉得,‘哎,他是我们的人。’在这点上如何能做到?除了水平之外,很重要的是他和城市能不能产生足够的黏性,而黏性就是需要时间来凝固的。”
中国篮球的选才
在国家队和职业联赛之外,选才也是中国篮球发展进步的一大课题,如何扩大选才面、网罗更多优秀人才,这也是姚明考虑的重点。
“传统的体育是通过青年队一步一步打上来,我觉得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非常好的体系,可以稳定预测未来几年可能有什么天赋球员。”姚明说,“但是我们不能去忽略任何一个可能产生优秀球员的渠道,包括大学、包括一些条件好的在海外念书打球的孩子,这都是在我们观察范围内。(我们的选才)渠道越来越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