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重启面临全新的机遇 中国足球能否焕发新生?

马德兴07-03 09:30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报道

中超联赛终于要重启了,中国足协已经在7月1日宣布定于7月25日全面展开。这当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但高兴之余,现实却让我们意识到: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那个中超了!疫情之下的重启,对中超联赛本身而言面临着诸多全新的挑战,但某种程度上更是一次全新的机遇。如何把握住这样的机遇?不仅仅是中国足协乃至更高的管理部门需要思考的,众投资人、关注中国足球之人需要全面反思。

短期难以回归以往

中超联赛虽然已经宣布重启,但疫情之下,想要回到疫情之前,至少短时间内恐怕没有可能了。一个最简单的现实情况,受到疫情的影响,联赛重启之后遇到的最大的现实就是比赛不得不空场进行,球迷年内恐怕很难有机会进入球场观战。像职业化这么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主客场制,也因为防疫抗疫的需要而不得不变成了赛会制。这当然与职业联赛本身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但却是现实情况下无奈的最佳选择。实际上,不仅是国内的三级职业联赛至少年内将在空场情况下完成,即便是未来的世界杯预选赛40强赛重启,按照国际足联以及亚足联的设想,比赛也将在空场情况下展开。理论上,中国队拥有“三主一客”的优势,可现实因为球迷无法进入现场观战而让优势减弱了不少。

球迷无法到现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而记者现场采访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据了解,一方面,今年中超联赛采访的记者人数将明确进行限制,这是疫情的现实所决定,也很容易让人理解。另一方面,记者的工作方式、工作环境也将发生巨变。譬如,以往正常的赛前新闻发布会、赛后发布会等都将因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记者也将失去在发布会上直接提问主教练的机会,而改由主持人问一下无关痛痒的问题。赛后混合区采访同样也将不复存在,这当然也是防疫的需要。所以,中超联赛重启之后,记者或许只能是观看转播、根据转播画面进行简单的描述与分析,与球迷所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其实已经毫无区别。唯一的差异就是:球迷不用赛后动笔;记者则需要赛后动笔。但是,这样的记者还称得上是“记者”么?

中超确实是回来了,但却难以回归过去了!不仅仅是足球,全人类的生活都因为疫情而完全被打乱了,许多科学家都已经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即希望人们能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生活已经很难恢复到疫情爆发之前的那种状态下,即便是疫苗出现并投入实际使用,人们也需要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准备!所以,想要让中国足球回到2020年之前,可能性很小甚至基本没有。

资本大潮全面退却

中超“回不去”了,前面所提及的仅仅只是外界很快就将见证的,而且也只是表象而已。所谓的“回不去”了,真正所指恐怕还是过去10年来“资本主导中国足球”发展的这种模式恐怕已经难以为继。所谓“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为避免被人看见自己“裸泳”,在潮水完全退下之前先赶紧先撤!这种形势与趋向在2020年上半年已经展现得异常清晰,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靠“烧钱”撑起门面来的中国足球来说,下一步又该走向何方?

21世纪已经经历了两个十年。中国足球在这两个“十年”的起始之年似乎总会经历大事件。上一个“十年”中,恒大集团在中国足坛反赌扫黑之后全面收购原广药队,开启了中国足球全面“烧钱”的时代。短期之内,“砸钱”确实是在成绩方面有所提升,特别是俱乐部在外战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亚冠赛场上,中国球会在亚冠创办之后仅仅只有两次进入到16强的机会;而在“10年代”末,中超因为亚冠联赛中的成绩不俗,已在亚足联技术积分排名表上荣升第一。只是,国内外足坛人士,都直言那是“砸钱引进世界大牌”的结果。所以,如今的国家队也不得不依靠归化政策来维系发展。

“抄底砸钱”,从企业与公司的营销策略来说,恒大是成功的。但对中国足球整体而言,却引领中国足球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十年来,大资本全面介入中国足球后,原本基础孱弱的中国足球提前跨越进入了“大资本垄断行业”。凭借资本的力量,加上相关管理部门的非市场力量推动,很快让中国足球看上去是进入了“高发展与快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就是“大集团化”、“大资本化”、“高集中化”,最终是走向“寡头垄断化”。今年以来,迄今为止累计22家中超、中甲、中乙以及中冠俱乐部先后宣布退出,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中小俱乐部以及背后的中小企业因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承受重负,最终只能血本无归后宣布退出。

疫情之下,虽情况特殊,而且中国足协也有相关政策的规定与限制,但一个现实情况是:中超各队新面孔外援不多,即便有也是那种相对“价廉物美”的外援。譬如,像上港队新引进的洛佩斯,普遍反应这样的外援更“值”。即便是像恒大本身,今年以来受到疫情影响是一个方面,但在整体策略方面“减负”似乎成为了首选,像几名老队员离队,不收转会费看上去好像“亏”了,但因为无需再承担这几名老队员的高额年薪,一年光省下的薪水就不是一个小数字。而部分俱乐部提出今年取消升降级制度,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恐怕就是“甩包袱”,一旦取消了升降级,队内的身价超高的外援就可以在合同尚未期满的情况下赶紧出手。至于像同样有豪门之称的山东鲁能俱乐部进行股权变革,固然有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原因,但“烧钱太多”恐怕同样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

“烧不动了!”这是中超俱乐部普遍的感慨,疫情某种程度上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国内足坛,整个世界足坛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像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在上月中旬致函各会员协会时,就明确呼吁:建议引进“工资帽”以及“转会帽”,明确提出了改革转会制度的要求。而且,国际足联已经着手展开这项工作。德国足坛名宿、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主席鲁梅尼格在因凡蒂诺发出呼吁之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希望让足球产业“回归理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次疫情的爆发对中国足球而言,未必就全都是坏事,为当下中国足球如何走出“金元足球”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

疫情下重生的机遇

疫情给中国足球所带来的冲击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足球在2020年上半年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过去这么多年来,中国足坛一场比赛接一场比赛、一个赛季接一个赛季地不断向前转动时,我们始终没有机会能够停下脚步来思考一些问题,即便是偶尔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或者是一次次摔倒时,我们也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无论是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抑或是拥有资本而奋不顾身地投身中国足球的老板们,虽然不断地在交替更换着,但每一位几乎都是置身之初雄心勃勃,随后很快就像是一个“救火队员”,到处不断地在扑火、救火,抑或像是一个“怨妇”,不管地抱怨着环境恶劣、“水太深”,根本不可能从整体的角度、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中国足球的发展问题。

因为需要应付处理那些日常事务,也就没有时间去整理思路,对日常事务中所发生的展开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并进行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对未来做出预判,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前采取一些果断措施,防止可能的情况再现。至于圈外人,无非是一些旁观者、看热闹者,虽然热议不断,但终究无法左右或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但不管如何,中国足球这么多年来进步不大或者说是没什么进步,足球人只顾着眼前的工作,一味地被动应对,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取得的成绩也难以令人满意。各方都有此共识,只是原因则各执一词。

一如当下的“金元足球”。谁都清楚中国足球不可能再延续“砸钱”之路,需要真正依托市场、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完善中国足球的市场机制?相关更高一层的管理部门究竟能否真正放权、愿意放权?这恐怕才是更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好比关于“职业联盟”的问题,一拖再拖,缘何始终未能成立?究竟仅仅只是中国足协这个层面的问题?还是因为更高的相关管理部门不想放权而导致“难产”?

中超联赛即将重启了,但停摆了半年的时间里,我们是否静下来、停下脚步,思考清楚了某些问题、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就像中国足球这些年的发展已让人明确明显感觉到似乎方向不对了。不停下来、继续向前走,唯一的可能就是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个方向到底是对还是错?有的时候,可能方向是对的,但眼前没有了路。停下脚步,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也许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也许就能避开盲目前进中的陷阱。如果想明白了,明确了方向已经不对,那就必须是果断调整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的机遇!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马德兴

体坛周报副总编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