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林良锋
三十年,真是漫长。
红军三十年,红魔廿六载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一位曼彻斯特人去非洲,清关时一位官员看了他护照,问:“你能告诉我,曼联到底咋回事吗?都20年来了,还没拿联赛冠军?”曼联等了廿六载,终于圆梦。捧起英超奖杯时,弗格森已执教曼联近7年。
曼城没拿下切尔西,将利物浦提前7轮送上联赛冠军王座。克洛普执教利物浦也近5年。两位改变俱乐部命运的人,上任时刻差不多。弗格森是1986年11月6日,克洛普是2015年10月8日。两人都在联赛抡元之前,夺得欧战锦标。两人都在夺冠前夜,经历了令人心碎的挫败。克洛普上赛季1分之差不敌曼城;弗格森当年和利兹联斗到尾声,以4分饮恨。他们都将挫败作为激励自己的镜子,吸取教训,走向成功。
再往回看远点。利物浦和曼联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是争夺国内至尊荣誉的热门,交替加冕。曼联在夺得队史第一座欧冠之后,跌入超过1/4世纪的衰败;利物浦也在极盛时期,突然就远离了霸主的宝座。在各自暌违国内王座的岁月里,两队都有过虚幻的黎明,以为成功在即,却因偶然事件功亏一篑。
怎样寻找真命天子?
弗格森之前,塞克斯顿曾把曼联带到亚军;克洛普之前,贝尼特斯和罗杰斯也有类似的战绩。双红翻身的诀窍是什么?迷信的说法,可以归因于弗格森和克洛普的命好,天选之人,就是为了拯救俱乐部,才来到这个世上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为什么他俩没有选择其它俱乐部?或者反过来,别的俱乐部为什么没有意识到他俩是真命天子?
选择,从来是双向的。
利物浦在1980年代末,仍是英格兰国内霸主,称霸的素质他们几乎占全了。曼联为什么能逆市推翻死敌的垄断,开创队史又一黄金岁月?这是个看似简单,实则颇为复杂且难有保障的过程。在巴斯比收山后,曼联经历了4任主帅,发现都不合适。有的主教练个人魅力十足,却缺乏稳健;有的稳重有余却杀气不足。芸芸众帅中,如何找出那个真命天子?
首先,俱乐部必须有重返巅峰的决心。这是之后所有操作的前提。不同的目标,决定了选帅的标准。曼联在弗格森退休后,满足于重返欧冠。以极昂贵的代价,先后找了功勋等身的范加尔和穆里尼奥。失算了。其中,既有主教练个人的原因,更多还是俱乐部的要求不高。法乎其上,得乎其中。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做起来未必坚决。
利物浦如果只满足于年年进欧冠,一如温格后期的阿森纳。最后的结果便是这个目标也达不到。在芬威集团接手后,管理层目标明确:要重振这家豪门,要回到极盛的过去。谁能实现这个目标?本土教练他们试过了,在他们之前,外来的和尚试过了,自己人也试过了。那就不是国籍和血脉的问题,而是掌门的性格、思路和气质,是否和俱乐部吻合。芬威集团考察了很久,很早就属意克洛普。直到克洛普离开多特蒙德,宾主才获得合作的契机。在克洛普于安菲尔德升帐之前,曼联也找过他,但话不投机,就此别过。弗格森在执教曼联之前,甚至和热刺主席达成君子协定。最终,弗格森爽约了。
利物浦的耐心,不是一厢情愿。他们对克洛普有深刻的了解,研究他的风格和言行无微不至。他们认定克洛普是他们可以托付命运的人,耐心等候。曼联也考察了弗格森很久,从他带阿伯丁终止格拉斯哥对苏格兰的二元统治,到优胜者杯击败皇马夺魁,就此锁定未来的领航人。博比·查尔顿不惜远赴墨西哥,蹲守苏格兰大营,力陈曼联对弗格森的仰慕。董事会甚至上演谍战片中的一幕,一干大员乔装打扮,在路边的加油站和弗格森会面。
利物浦不必依葫芦画瓢。但方法和思路是一样的。选中对象是一回事,支持自己的选择,是另一回事。克洛普在夺得欧冠前的3年里,有过很多让球迷郁闷,让媒体不解的低潮。利物浦信赖他,矢志不渝。
真命天子如何改变命运?
被选中执教名门,克洛普又是如何规划的?他从杯赛起步,一边摸索一边修正。沉沦了近30年,哪里可能一蹴而就?利物浦可以学切尔西和曼城,短期内加大投资力度,期望能赌中一把。这个玩法,成本极高且难以维系。没有阿布和酋长的荷包,最好别试。曼联试过,输得很惨。
克洛普一步步清理朽木完善阵容,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短期目标。从返回欧冠,到争夺欧冠,到夺取欧冠,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利物浦目睹进步,当然更有信心,更愿意加大力度支持。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克洛普以利物浦的利益为重,从培养人才,提拔人才到使用人才,各个环节都让人看到投资有回报,集体在成长。弗格森当年的成功,也离不开栽培忠于曼联的梯队。
身为豪门的统帅,要符合球迷的审美取向,感情上要和球迷水乳交融。克洛普一来,就让人有“香克利再世”之感。他的豪迈言行唤起了球迷对黄金年代的美好回忆,安菲尔德从一开始就将德国人视为自己人。弗格森虽然花了更长的时间赢得球迷爱戴,但坚持不懈,双方终于心意互通。两位大帅都将俱乐部当作自己的家,悉心呵护,只为增辉,绝不贬损。说白了,是把振兴俱乐部,作为一项长远的工程而不是短期项目。他们明白,自己和俱乐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合体。
恭喜利物浦,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他们终于回到了英格兰足坛的巅峰。利物浦和克洛普的结合,也激发同行做出类似的选择。切尔西找了兰帕德,曼联找了索尔斯克亚,因为他们都深爱效力过的俱乐部。有了这个感情基础,双方的合作才能持久。感情不能当饭吃,但没有互敬互爱,合作又能维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