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谢锐报道 在一国棋手包揽世界大赛四强的12次比赛中,LG杯独占6次,为何是LG杯?
三星杯和LG杯均由韩国于1996年推出,堪称双壁,延续至今。但两项赛事自创办起便有着各自不同的轨迹和个性,三星杯崇尚变革,最早的公开赛制,还有后来的首轮双败淘汰制,无不是三星杯开风气之先。然而,正所谓“对手支持的我们一定要反对“一样,三星杯不断求变,以此为标签,LG杯则索性以不变应万变,以其不变的风格来突出与三星杯的不同。
即便是LG杯2005年开始也开始实行公开赛制,但其执拗地要发放预选赛对局费的风格明显与三星杯唱对台戏,这也是“职业棋手下棋必须有对局费”的传统派棋手曹薰铉等人只参加LG杯预选、而不参加三星杯预选的缘由。
LG杯四强六次被一国棋手包揽,其中至少有四次与其恪守的赛制有关。时至今日,春兰杯仍然承其衣钵,彰显其多年如一日的个性。这个赛制简单说就是,东道主绝对有利。本赛一共24人参加,除去欧美和中华台北3人,还有21个名额,再扣除上届比赛前四名,还剩17人。
通常这17个本赛名额这样分配:东道主8人、日本5人、中国4人,之所以日本多出一个名额,韩方给出的理由是日本还有一个关西棋院。在以国家和地区为参赛主体的前提下,刻意给一个地方性质的棋院1个参赛名额,显然是有欠考虑。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从上边分析可看出,东道主本来就有8个参赛名额,倘若再在上届四强中占据人数优势的话,那这个名额优势简直不要太大。2001年第6届LG杯,韩国棋手包揽四强,导致下一届比赛12个本赛名额,整整占据一半。
这还不算,因为是24人参赛,首轮比赛不可能全部参加,只能先在16人之间比赛,决出8人后再与首轮轮空的8人一起进行单淘汰赛,决出冠军为止。首轮轮空的8人根据上届比赛八强中各国(地区)名额来定,如果上届比赛哪国(地区)棋手发挥甚好的话,给下一届比赛带来的福利太大。奇怪的是,当初设计这个复杂赛制者怎么就没想到,直接将参赛名额扩大至32人呢?
不管是有失公允也好,还是刻意照顾东道主也罢,总之,最早源于富士通杯、后来发扬光大于LG杯的赛制极其有利于主办国,这也是韩国棋手2001-2003年连续三届LG杯都包揽四强的赛制根源,2005年LG杯开始实行公开赛制、一半本赛名额来自预选赛,此后LG杯仅出现过两次一国棋手统揽四强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