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驻德国记者 杨子江
欧洲的疫情愈演愈烈,即便在死亡率最低的德国,也隐隐地有“扛不住”的趋势,截至4月2日,德国的总死亡人数也已经达到了1109人。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由于缺少ICU病房和呼吸机,医生不得不在垂危的病人间做出选择,德国专家认为,当真正的疫情高峰到来时,德国医生也将面临痛苦的选择,因此在此时未雨绸缪做出相关的伦理指南,是很无奈但又必不可少的做法。
德国目前的总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接近85000人,在如此严重的疫情面前,即便每天的重症比例只有1%,医疗系统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德国现有重症病人虽然远远低于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医生暂时还不用做什么选择题。但在部分地区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就很难讲了,比如说日前在沃尔夫斯堡就发生了一起聚集性的事件——在一家住有165名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院中,72人确诊,已经造成12人死亡,这些老人基本上全都是重症,ICU病房一下超载,面临着很大的麻烦。
再比如说西班牙,我们知道,西班牙的医务人员,几乎是全球感染比例最高的。当你在面对着陌生人和昔日自己亲密的战友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德国会不会像别的国家那样,放弃对年老者的治疗,而将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人?
德国7个医学协会上月底在柏林开会,制订了一份临床伦理建议,在这份建议中,非常明确地表示,绝对禁止将年龄、社会地位或者是否有残疾来进行排序,也就是说,即便德国总理默克尔成为了重症患者,她得到的救治机会也不见得会大于其他重症病人。
有建议说,如果情况真的恶化到不可避免做出选择的程度,那么必须由三名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来共同做出决定,该决定必须具有医学上的正当理由,病人在经过重症治疗后存活的几率,将是医生考虑的最重要因素。这也就是俗称的“六眼原则”,而相关医生在重症监护和急诊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将决定重症患者的命运。当然,在做出决定的同时,也必须要考虑患者的意愿——在德国的病例中,就有患者拒绝了切管治疗,也有人在生前遗嘱中非常明确地拒绝了重症监护措施,在对病人进行救助时,必须将此考虑在内。
德国重症监护和急诊医学跨学科协会(DIVI)主席乌韦·简森斯表示:“看到其他国家的同事,在没有任何标准的情况下做出如此大规模的决定,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惊人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同事在身心上已经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希望同样的事情,不要在德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