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控球+矮个护筐 NBA新潮流左右交易大局

王明琛02-11 14:52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今天,勒布朗·詹姆斯拿到9次助攻,活塞的约翰·亨森送出3次封盖。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身高同为2米06。联盟似乎正在酝酿一场和身高有关的变革:球队的第一控球手身材越来越高,而护筐球员则越来越矮。

过去几个赛季,NBA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控球手越来越多样化。曾几何时,打控卫的通常都是场上个头最矮的人,但今天,这个位置越来越不拘泥于体型和身高。像阿德托昆博、本·西蒙斯和詹姆斯这样的控球前锋,更是打破了成见。

本赛季30支球队控球王(按身高排序)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赛季,有11名身高在1米96及以上的球员成为球队控球次数最多的人。而在2013-14赛季,身高在1米93及以下的球员在这份榜单上占据了51%,从1米96到2米06的球员只占35%。事实上,在过去七个赛季里,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见下图)。

近七个赛季高个子控球占比趋势图

除了观察球员的身高,我们还可以通过他防守的对手来描述其位置。比如说,在上表中11名高个子控球王中,有10人在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去防守对方的控卫。而在2013-14赛季,有45%的控球王需要去对位防守对方的一号位。同样在过去七个赛季里,承担更多控球任务的球员经常去盯防其他位置。

近七个赛季高个子控卫防守位置趋势图

这种大个子球员控球当家的趋势,已经蔓延到了全联盟,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小托马斯的悲惨命运。奇才在最后时刻达成了与快艇、尼克斯的三方交易,放弃了小托马斯(1米75),得到了身材更高的杰罗米·罗宾逊(1米93),此举意在让明星得分后卫布拉德利·比尔得到更多的控球机会。而小托马斯在被快艇裁掉后,前途一片灰暗。

对球员交易价值造成重大影响的另一因素,是各队愈发重视三分投射能力。他们急于得到那些能拉开空间投进三分的大个子球员,因为NBA大个子(主要是四、五号位球员)的三分出手占比,已经从2013-14赛季的18%激增到本赛季的34%,几乎翻了一番。

近七个赛季高个子三分出手占比趋势图(按位置比较)

数据显示,身高在2米08及以上球员的三分出手占比,从2013-14的9%飙升至2016-17赛季的15%。但真正有趣的是,在过去三个赛季,这种趋势有所放缓,本赛季只有12%。

近七个赛季三分出手占比趋势图(按身高比较)

显然,NBA各队和上赛季同样重视空间型打法,但一些管理层的思路又有了细微变化。这就是为什么像马库斯·莫里斯这样的3D锋线会引来多支球队的追逐。本赛季,莫里斯在尼克斯场均6.1次三分出手,三分命中率高达43.9%。尽管他的身高仅有2米03,经常去防守对方身高第二高的大前锋,但在这个越打越小的联盟,空间型大个子球员并不需要太高。

在过去七个赛季里,NBA的大个子球员总数正在缓慢萎缩。2013-14赛季,超过1/4(28%)的球员身高在2米08以上,但本赛季,这个比例已经降至19%。每支球队阵容有15个名额,这相当于大个子球员从4.1人减至2.9人。

各队大个子平均配重(本赛季与2013-14赛季相比)

那么,谁来护筐呢?

要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可以观察篮下6英尺以内的防守数据。事实证明,还是主防大前锋和中锋的球员捍卫了这块禁飞区。在过去七个赛季里,他们的防守占比达到60%,而且分布情况相当均衡。被国王交易到老鹰的德维恩·戴德蒙,身高2米13,近两场送出惊人的8次盖帽,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近七个赛季篮下6英尺以内护筐数据分布图(按位置比较)

然而,护筐球员的身高肯定是越来越矮了。2014-15赛季,近一半(46%)的篮下6英尺内投篮是由身高在2米08及以上的球员负责防守,然而本赛季,这一比率已经降到了只有34%。像在昨天的比赛中,爵士身高仅有1米91的罗伊斯·奥尼尔,面对火箭送出了3次封盖。

近七个赛季篮下6英尺以内护筐数据分布图(按身高比较)

这种趋势,火箭已有所察觉,并且似乎正在完全放弃传统的五号位。在把克林特·卡佩拉送往亚特兰大后,他们让身高仅有1米96的P.J.塔克担任首发中锋,这种彻底执行小球的力度,令人感到吃惊。面对强大的湖人,他们赢了10分,顺利通过第一次大考。但随后,火箭连输两场,尤其是在以36分惨败给太阳的比赛中,塔克全场只得到2分和2个篮板。考虑到他们需要在季后赛中有一个真正的大个子来对付尼古拉·约基奇、安东尼·戴维斯等球星,也许让身高2米01的罗伯特·科温顿顶上五号位,是更为稳妥的选择。

文/王明琛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