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20年,杨毅讲述了什么?

书画10-08 11:17 体坛+原创

当新一季NBA正在动荡和未知中潜伏,中国最为人熟知的篮球故事的讲述者们也正在等待。时光回到5年前,2014年的2月,美国体育网站Sports on Earth以巨大的篇幅讲述了一个中国人的故事。

有趣的是,这个被描写对象,并非体育网站的典型报道对象,他不是球场上光芒四射的职业运动员。相反,和写下这篇文章的美国记者威尔·福特一样,他是一个赛场边的讲述者。

他叫杨毅,如今中国最著名的体育媒体人之一,当时他已经从事体育新闻报道15年之久,威尔·福特在文章的大标题中直呼他为“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China's Ultimate Storyteller)。

如今又是5年过去了,杨毅又一次完成了蜕变。如今的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名记者,他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体育自媒体的创办者,以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评论员。但漫漫20年从业时光,无论身份如何转变,杨毅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就得益于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坚持。

1999年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时,作为前北京市最出色的守门员之一,杨毅理所当然怀揣着成为一名足球记者的理想。但世纪之交,正值报道中国足球的从业人士如过江之鲫般涌入这个行当,八千足记奔海埂正是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故事,所以当杨毅前往《北京青年报》应聘时,“北青”体育部告诉杨毅:你可以进入报社,但足球项目的人员已经满编了,所以必须选择其他的体育项目。

面对理想和现实,杨毅说,自己“很容易就接受了‘放弃足球’这个决定”。他不再熬夜看英超意甲,一头扎进了篮球的世界里。甚至在当记者的初年,为了认识更多的“圈里人”,杨毅一次次倒在了酒桌上,“我24岁什么样儿?很少在家,天天出差,不停地跟人喝,不停地写。打球的都是2米的大汉,人家喝多少你也喝多少,我一顿喝过两瓶白酒。我不爱喝,也不能喝,但非喝不可,我还是喝下去了。”

这些酒,帮助杨毅迅速拉近了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但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还是手中那杆笔——在大学毕业那年,刚刚踏入这一行当的杨毅就拥有着这样的自信,在阅读了大量当时相关篮球报道后,他坚信自己可以写出比那些更出色的文章。果然,这支生花妙笔很快就写出了大量篮球世界里别人没有写过的故事,年轻的杨毅开始逐渐在业内拥有了一些名声。

机遇留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在杨毅加入篮球行当2年以后,属于篮球的春天很快就到来了:王治郅前往NBA征战,随后巴特尔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杨毅成为唯一一个在现场见证这两位中锋在NBA赛场初次相遇的记者;再然后,姚明成为了2002年NBA选秀大会的状元。

中国球迷对篮球的关注热度随之急速升温,而2001年夏天在美国采访总决赛,使得杨毅偶遇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播音员孙正平,机缘巧合下,孙正平认为杨毅口才不错,便邀请他到中央电视台“试一试”。

于是2003年,杨毅从当时相对冷门的CBA转播开始,尝试参与篮球赛事的电视解说。一年后,年仅27岁的他成为央视篮球解说顾问,这个自幼在评书和相声里成长,对语言艺术情有独钟的足球少年,自此开始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篮球报道者。

2004年,杨毅27岁,他离开北青,成为《篮球先锋报》的创办人之一;2006年,杨毅29岁,接受中国最大体育媒体《体坛周报》的邀请,出任副总编辑;

2016年,已经39岁的杨毅开始投身于篮球自媒体的创业工作,他的自媒体平台“杨毅侃球”很快成为体育行业内阅读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面“金字招牌”,从当年开始就实现每篇头条文章阅读“10万+”,这样的数据指标,在行业内可谓绝无仅有。

看上去,杨毅在他20年的从业经历了仿佛一直在成功,但正如当年在酒桌上一次次倒下,其中辛劳,甘苦自知,他说当年在休斯敦陪伴姚明的日子,让他从那时开始就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就只有7×24地投入,姚明是这样做的,杨毅也是同样。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7×24的人都能成就一番事业。杨毅的秘诀,说起来也并不复杂,他说他无论如何转换身份,也不会“跳出舒适圈”,只有在舒适圈内,他才能一直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作为一个科技盲,杨毅的电脑只有两个功能:第一,上网看资料;第二,打开Word写稿,但正如他自己所说:“但我知道,我会写字。我知道,无论是把字变成铅字印在报纸上,还是写在新媒体上、在微信公众号上或者其他媒体平台上,这个字是一样的,带给人阅读的观感是一样的,文字所呈现出的价值是一样的,这是一切的根本。所以我只在乎,写的东西是不是有人看。”

时至今日,“杨毅侃球”平台已经拥有了大量高水准的作者,但杨毅依旧保持着每周至少写作三篇文章的习惯,他对自己,以及整个平台内容的执着要求,使得“杨毅侃球”自始至终都维系着极高的文字水准,也正因此,“杨毅侃球”的内容才能一直都“有人看”,长期保持每篇10万+纪录的同时,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期间,杨毅侃球甚至达成了单篇阅读200万+的成就。

作为一个曾经长年在NBA前线跟队,并且采访过4届奥运会的记者,杨毅经常感叹于那些来自于欧美白发苍苍的记者,他们有的甚至年过八旬依旧活跃在写作的一线,因为亲眼见证过这样的场景,杨毅才会下定决心,无论参与多少电视评论工作,无论作为一个创业者的工作有多么繁忙,也绝不会放弃用文字来讲故事。

他始终记得,当初《休斯敦纪事报》的专栏作家弗兰·比林伯利,这位在一线工作近半个世纪,曾经6次获得全美最佳专栏奖的老人告诉过他:“如果你的能力,没法让你去做一些让世界记住的事情,那你就把让世界记住的事情,用你的笔触写下来,这同样也是一种成就。”

于是,在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中,“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至今已经讲了20年的故事,他还在不断用文字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篮球故事。这样的讲述,下一个20年也还会继续,无论这世界怎样前行。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