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壶变身“三国杀” 冬奥效应+外教助日韩逆袭

宫珂05-12 17:57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宫珂

作为冰壶世界杯奥马哈站和延雪平站的冠军,总决赛被分入不同组的日本和韩国女队原本都被视作争夺奖牌的热门人选。虽然两支队伍最终都未能从小组赛突围,但这一站比赛的失利却难掩两国女子冰壶近一个奥运周期以来的上升势头。

过去四年的时间里,亚太冰壶锦标赛女子组决赛几乎成为日韩PK专场,去年平昌冬奥会,日本和韩国女队又分获银牌和铜牌。可以说,在亚太女子冰壶的赛场上,昔日的霸主中国队渐渐“让位”,日本和韩国已经跃居前列。

虽然日本和韩国女队已在国际赛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有趣的是,日本女队副队长吉田知那美和韩国女队队长金敏智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冰壶在本国国内仍然不够流行,只是“小众运动”。那么,在冰壶仍是“小众运动”的前提下,日韩两国又是如何保证队伍保持竞争力同时又有充足后备人才的?

日韩两国冰壶的“发家史”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得益于冬奥会在该国的举办,他们才拥有了第一支高水平的冰壶队伍,以及不少投身于冰壶运动的年轻人。目前,韩国冰壶为平昌冬奥会所培养的各支队伍仍在当打之年。在平昌冬奥会一举夺牌的“蒜城女孩”金恩静队就是韩国为冬奥所准备的“种子选手”,金恩静队也是韩国国内为数不多拥有外籍教练的队伍。而除了金恩静队之外,韩国国内还有不少年轻的队伍,本次来到北京参加世界杯总决赛的金敏智队正是其中之一。

金敏智队四名队员都只有19岁,从中学时期就是固定搭档,她们在本赛季的国内选拔赛中击败了金敏静队,从而才获得了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机会并一举斩获铜牌。据金敏智介绍,韩国国内选拔赛会有八支队伍参赛,内部竞争也相对激烈,率先为韩国冰壶取得冬奥突破的金恩静队也是激励她们继续努力的一大动力。

(日本壶迷为藤泽五月队准备的应援贴纸)

而在长野冬奥会举办21年后,日本冰壶其实已经走进了“冬奥红利”的第二阶段,为长野冬奥会培养的部分冰壶名将开始组建自己的队伍或是俱乐部,也让日本队早早就脱离了“一队打天下”的局面。其中参加过三届冬奥会的小笠原步与她的青森队以及如今的北海道银行队始终是日本国内的领先的队伍,小笠原步昔日的队友本桥麻里则组建了吕子太阳(Loco Solare)俱乐部,为日本在平昌冬奥会实现奖牌突破、此次前来北京参赛的藤泽五月队,正是俱乐部的现役阵容。

除了本国“前辈”的提携之外,日本冰壶的发展还和“外援”密切相关。日裔加拿大人米基富士(Fuji Miki)在日本冰壶刚刚起步时帮助国家队成型,而同样来自加拿大的林德则于2013年前往日本执教,藤泽五月队则是他在担任国家队教练后负责的主要队伍之一。此后,藤泽五月队先是为日本带来了第一枚世锦赛奖牌,随后又是第一枚冬奥会奖牌,林德的指点功不可没。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觉得队伍很有潜力。”回忆起藤泽五月队过去几年中的成长,林德认为队伍的起点已经不错,只是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指点。“她们当时需要更多的方向指引,也需要更多的国际经验,而我只是把我把在加拿大的经验带给了她们。”不过,林德和此前的米基富士仍然是日本冰壶领域为数不多的外籍教练,而他们所在的位置也处在“金字塔尖”,基层选手的培养,仍是本土教练在努力。

从韩国和日本两国女子冰壶近年来的“逆袭”之路不难看出,中日韩三国的冰壶大环境并非天差地别,只是在冬奥效应以及外教助力之下,日韩两队才会有了更为明显的提升。而相比之下,日本则是长久延续冬奥效应的更好案例,韩国的冬奥效应能够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

在新赛季的第一个周期中,中国女子冰壶也在向日本与韩国相似的发展道路上走去。中国队也有了新任外教、温哥华冬奥会银牌得主卡洛琳,国家集训队中也有了更多年轻选手组成的团队。北京周期的亚洲女子冰壶赛场,注定仍将是中日韩的“三国杀”,但若想在国际赛场上追上日本和韩国的进步的速度,中国队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