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帽”?中超急不得!
中国足协虽然辟谣了将推行“工资帽”新政,但是,关于中超是否应该设“工资帽”却引起了网络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工资帽”并不适合当下的中超联赛。
饱受争议的U23政策毕竟只是涉及竞赛组织,足协作为主管部门可以强制执行,俱乐部虽然可以消极对待,但是所谓“对策”也只能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下进行。“工资帽”政策一旦实施,则超过了足协的职能管理范畴,因为事关俱乐部的经营,根本不可能在足协管理范畴内强行执行。
道理很简单。俱乐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商业合同的方式来补偿球员的收入。足协可以规定球员年薪的上限,但是球员的商业广告收入,怎么限制?其实,这样的简单粗暴的干涉,是有失败先例的。比如,中超曾经实行过的球员限薪令,除了助长“阴阳合同”,对中国足球职业化,又有多少积极的意义呢?
有人说,英超不也是实行了“工资帽”政策吗?其实,不仅英超,澳大利亚超级联赛刚成立时,就有类似的政策,每个俱乐部的顶薪球员人数有严格的限制。那么,为什么中国足协就不能洋为中用呢?
道理也很简单。中国足球还不是真正的职业化足球,政策权重极大。中国足协对于联赛的管理,已经细化到每支球队23岁以下的球员必须怎样上场的程度,将来足协改革的方向不应该是继续给俱乐部绑上政策的束缚,而是逐渐给俱乐部松绑。
英超是高度职业化的足球联赛,适当的政策引导作为市场调节的补充,即便效果不好,对于全局也不会伤筋动骨。事实上,英超“工资帽”政策是比较温和的,“工资帽”仅限于英超的中央财政支出,各俱乐部的商业收入并不算在内。所以,对于那些英超豪门,这项政策并不起作用。
中国足协推行“工资帽”,有一个合理解释,就是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职业俱乐部,特别是中超的投资泡沫的问题。但是,一旦政策失灵,对中超环境的破坏性不容忽视。
其实,中国足协应该吸取U23政策的教训,一项影响重大的政策决策阶段最好能更加充分,眼光放得远点,争取一个政策能相对稳定,而不是病急乱投医式地碰运气。
足协打算将“U系列”国家队整建制地组队参加各种联赛进行锻炼,加上国奥队明年的比赛任务。中超的U23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回顾U23政策,不仅锻炼“新人”的效果有限,而且负面影响却很多。在突如其来的政策暴利面前,一些青训机构,实际上已经将重心转向球员经纪,没有心思做青训。
所以, “工资帽”政策如果没有与各俱乐部充分沟通,尽责调查如果都没有做到位,以目前的中超现状,即便强行实行,很可能会重蹈 “初衷很好,现实很无奈”的覆辙。
从2010年初开启的中国足球的烧钱模式,的确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只是,解决中超俱乐部的财政危机,足协不能指望几个简单的政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的。足协与其不断推出重量级的不成熟的政策希望一口气吃个大胖子,倒不如把精力聚焦竞技层面上,润物细无声地推动中国足球的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