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当我们热议日本队时 日本人自己在讨论什么
■王东(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
日本队离开俄罗斯了,留下了整洁的更衣室和俄语字条“谢谢”,激发了中文网络世界的各种感慨。可是,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些可以从另类角度观察的东西。
你真的觉得那个更衣室是日本球员们自己整理的吗?本田和香川们带着出局的疲惫和失落如学生大扫除般忙碌?吉田和原口们问了俄语怎么写谢谢找来纸笔挥毫题字?
我认为非也。做了这些的应该是日本足协的工作人员们,而这也应该是事先准备好的管理和后勤工作的内容。直白地说,这是刻意为之的,是日本文化中的“形”,或者说是仪式。这种仪式感来自日本文化的日常,我不建议加入道德评判。譬如很多日本人在就餐后会把筷子插回纸袋,把桌上的杯盘略作整理,甚至拿用过的纸巾或毛巾擦擦桌面。这是就餐的完成仪式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就是想感激餐馆的厨师和侍者,愿意减轻他们的劳动。我们热衷于道德化谈论问题,所以,一些在别处可能并没有特殊含义的仪式性举动,会被注入掺杂道德话题的佐料后说事儿。日本作为日常生活高度仪式化的国度,是最佳的议论对象,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所谓的跪式服务。
日本足协的工作人员做这些,也不是为了对外宣传,只是完成他们计划之中的业务。如果要说值得敬佩或学习,应该是这种缜密而周详的态度。
日本媒体对日本败于比利时这场比赛的评价很高,对本届日本队的表现也赞誉有加,话题的焦点集中在足球本身,普遍认为是打出了日本式的足球,而日本足球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何谓日本式的足球?日本媒体强调的是韧性,稳定性和攻击性。韧性体现在面对塞内加尔的两次落后扳平,稳定性来源于球员普遍在国际上见过世面,攻击性则像对比利时一战中最后几分钟展现的那样,依旧敢于进攻,而非想着保平拖进加时赛。
这种日本式足球的根源,真正的奠基是日本职业联赛的赛制安排。1993年日本职业联赛开始,一直到2003年,90分钟打平都要加时。而到1999年为止,加时平了还要互射点球,换句话说,日本足球联赛最初的十年,是拒绝90分钟内平局的十年。这种赛制带来了无尽的好处:球员的体能是基本功,球员们90分钟内精神集中,球员们胜负心被锻造,球员们大面积具有罚点球实战经验……直白地讲,球员要想不拖延到加时,要想不面对偶然性的点球决战,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在90分钟内解决对手。这种另类的赛制奠定了日本足球的风格,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拿日本队对比利时的比赛来说,两个进球全部在下半场开始后的15分钟内,即45-60分钟。这个时间段和80-90+分钟,堪称日本足球的魔性时间段。我们拿日本的J1,J2,J3三级职业联赛来看,上一轮一共28场比赛,进80球,45-60分钟进球的有11场,进15球,80-90分钟进球的有10场,进13球。这说明日本球员有强烈的求胜欲望,往往会在中场休息后和最后十分钟里发起一轮猛攻,试图改变比赛走势。有心人不妨做一下日本联赛的数据统计,能更加直观地说明日本足球的特点。
日本足球的韧性,其实也体现在社会对足球运动的温度上。虽然日本队1998年就打入了世界杯,但足球在日本体育中的地位始终被棒球死死压制,即便2002年世界杯在日本本土举行,也改变不了弱势地位。但是,日本足球从业者们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抗压性,和棒球苦斗了20年,终于看到了曙光。今年的世界杯,所有比赛都能在免费的电视台直播,这是日本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对比利时一战是日本时间深夜三点多,收视率达到了业界称为令人惊异的数字30.8%,最终瞬间超过40%,这是日本历史上这个时间段的收视率巅峰。相比之下,日本最著名的棒球俱乐部巨人目前的收视率已经跌到4%以下。对于日本足球界来说,这才是最令人骄傲和欣慰的胜利。最近出版的一本反映棒球界哀鸿遍野的书籍就名为《棒球崩坏》,书的封面上是缔造了日本职业足球的前足协主席川渊三郎开心的笑脸。
注:作者旅居日本20余年,著有《别跟我说你懂日本》、《敛与狂》等多本观察日本社会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