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与俱乐部利益难两全 亚运又要重蹈覆辙?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万州报道
6月4日和7日,中国95年龄段U23国家队在重庆万州与纳米比亚队进行的两场热身赛中,先是主力阵容4比2大胜,随后一场替补阵容0比1负对手。10日,球队将在第三场热身赛中迎战朝鲜队。此番热身对U23国足而言,主要是在8月的印尼亚运会开始之前,进行最后的考察。不过,面对亚运会,中国足球又一次将遭遇国家利益与俱乐部利益之间的考量。中超联赛中的U23政策实施以及亚运会的成绩,中国足协以及更高一级管理部门,必须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平衡。
主力替补差距明显
在6月4日与纳米比亚的公开比赛中,中国队派遣了全部主力出战。其中赛前一天从曼谷赶回助阵的六名国脚,除韦世豪因伤缺阵之外,何超、刘奕鸣、黄紫昌、陈彬彬、邓涵文悉数首发出场。很显然,教练组迫切希望通过这场热身赛来检验心目中主力阵容的战斗力。最终,中国队以4比2取胜。尽管主教练马达洛尼赛后对中国队最后15分钟的表现不满意并提出批评,但至少,通过这场比赛,多少可以看出:在主力球员全部到齐的情况下,这支95年龄段U23国足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不过,在6月7日上午进行的一场内部教学赛中,中国队派出了替补阵容出战,守门员是李铮;后防线上包括左后卫李海龙、中后卫胡睿宝和俞豪、右后卫阿卜杜海米提;聂傲双和黄政宇担任两名防守型中场,身前是韦世豪、南松和胡靖航;巴顿则出任中锋。这个阵容是第一次在一起配合,球队发挥并不理想,尤其是后防线上出现了多次低级失误。易边后,中国队随即展开人员调整,整条后防线除了李海龙的位置未变之外,高准翼上场与黄政宇搭档中后卫,邓涵文担任右后卫,门将位置则将周煜辰替换上场。随着比赛的进行,中国队继续在其他位置上进行调整,除巴顿之外,防守型中场由陈哲超担当、姚均晟与唐诗在身边,两侧边翼变成了曹永竞和陈彬彬。也就是说,至比赛结束时,除了李海龙和巴顿两人外,其他位置的球员全部都进行了更换。而中国队所丢的球是在下半时开始8分钟左右、由对方在左路发起进攻之后,最终的比分锁定为1比0。
从这两场比赛来看,中国队是否赢球无关紧要,但暴露出来的问题却相当突出:替补与主力之间的差异甚大。所以,这也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未来的亚运会上,在这些主力球员缺席的情况下,中国队会在亚运会上完成任务吗?
联赛矛盾异常突出
众所周知,中国足协对于本届95年龄段U23国足出战亚运会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即必须要在亚运会上进入四强、夺取一枚奖牌。但是,想要队伍争取好成绩,各方面的保障工作都必须到位。首先是确保U23国足能够征调到所有最好的球员;其次,赛前留出足够的时间展开备战;第三,相应的后勤、科研、信息、情报等保障也必须到位。可现在这支队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都未必能够齐整。
按照教练组准备印尼亚运会的最后计划,球队定于8月1日展开集中,8月10日出征南下印尼,至8月14日,球队就将展开小组赛第一场比赛。可是,从8月1日起,中超联赛将展开第15轮角逐。如果95年龄段U23国足真的顺利地进入了四强,则最后一场比赛将在9月1日进行。换而言之,这些被抽调U23球员的中超俱乐部球队,将有6轮联赛受到影响。
不止如此,像继续征战亚冠联赛的天津权健队在8月28日还将参加一场亚冠联赛1/8决赛,像刘奕鸣在权健队中是一名不可或缺的主力中后卫。一旦张修维复出,也将是权健队中重要的一员。这两人如果同时被征召的话,将直接影响到权健队在亚冠联赛中的成绩。至于足协杯赛的赛程,因为同样尚未敲定,尚难预料情况。
更为关键的是,尽管先前有关方面曾提出:在中超联赛期间,将暂停几轮U23政策,以确保U23国足球员能够出战亚运会。但这样的动议遭到了反对,原因就是:这将让联赛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对很多球队是不公平的。于是,有关暂停U23政策的动议便被搁置下来。可是,随着亚运会的日益临近,这个冲突已经迫在眉睫、到了非要解决的时候了。
四年前的仁川亚运会,俱乐部就与足协发生过“抢人”事件,当事一方是山东鲁能。在那年的8月18日,鲁能将参加亚运男足队飞行集训的6名小将召回、备战与北京国安和河南建业的中超比赛。而在那之前,鲁能刚刚客场1比4惨败给杭州绿城。鲁能的这种“抢人”招致了中国足协的强烈不满,俱乐部不仅被罚款20万,6名小将也因此无缘亚运会比赛。而中国队在仁川亚运会上也是惨败而归。四年后,这样的一幕是否会再现?没有人敢担保。
从队伍此次万州集训的情况来看,U23球员的体能出现了很大问题,这与球员在俱乐部中的训练有很大关系。因而,U23国足提前集中展开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可是,人员问题如何解决?显然,这又是考验中国足协智慧的时候了。
矛盾原本可以避免
从当初中国足协以及有关部门出台U23政策的目的与本意来说,是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出发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如今到了需要U23球员在国际舞台接受考验时,这个政策反而限制了施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足协放弃U21选拔队,而是选择派遣95年龄段U23国足出征亚运会,是去年12月的事。当时,2018年中国足球的赛历尚未敲定。亚运会定于今年8月进行,则是三年前就已敲定。那么,问题也就由此产生:当初中国足协在拟定2018年联赛赛程时,考虑过亚运会的问题没有?
为一个与中国足球毫无关系的世界杯,中超联赛暂停了将近70天,理由是:部分俱乐部因为有外援可能将参加世界杯赛,所以不得不停。可是,当亚运会与中国足球密切相关之时,中超联赛却一天都不停,甚至期间有可能还会穿插足协杯赛。于是,当U23国足征调球员时,与俱乐部之间的矛盾也就难以协调。
某种程度上,今日之矛盾,完全是中国足协作为管理部门自己酿下的苦果。因为相关部门的习惯性思维是联赛必须要赶在11月初结束,因为世界杯已经休战了将近70天,期间就不能再休息了,而且赛程必须要压缩。今年上半年,几支中超球队折戟亚冠八强门外,何尝不是与赛程密集有关?在俱乐部“倒霉”之后,现在该轮到国字号队伍来吞下这样的苦果了。
有舍才有得。或许,我们可以以国家利益之名,强行要求俱乐部必须服从。可是,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而不是以协商的方式解决这些矛盾,则中国足协作为一个服务型机构的改革,恐怕也就只能是一个空谈。换个角度,U23政策的受益者是那些注重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俱乐部,如今抽调U23球员,不能让注重青少年球员的俱乐部吃亏,这应该是一个大原则。就像鲁能队的陈哲超、姚均晟、刘洋、李海龙等完全是俱乐部自己培养出来的球员,目前在U23国足中也是绝对主力,可一旦这些球员被抽调进入U23国足,鲁能队在国内联赛中的成绩势必受到影响。一旦如此,岂不是让注重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俱乐部“寒了心”?
距离亚运会开幕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中国足协将如何拿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