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点!皇马尤文压哨点球终极审视
已经过去一周,一场极其戏剧的大战,一个冲突张力到极致的压哨点球,还牵涉到一位史上最杰出的门神,皇马尤文汹涌波涛久久不能平息,围绕点球的纷争,不但超过了谁夺欧冠,甚至可能成为整个欧冠史上最有故事、最争议的一场比赛。
对于直接决定赛果的压哨点球,众多名宿、嘉宾、裁判、球员,出于各自立场,对当值主裁奥利弗以及点球,给出各自的评判,不可能取得统一,而且它会一直这样争议下去,永无宁日。
压哨点球并不鲜见
压哨点球在过往重大国际比赛中并不鲜见。有些点球极为简单直白:2000欧洲杯半决赛法葡大战,第117分钟沙维尔为挡射门门柱手球,齐达内罚进金球点球直接结束;2010世界杯1/4决赛,加时最后一刻苏亚雷斯为护空门,门线上以排球动作击出来球,红牌点球,但吉安点球竟然中梁,死里逃生的乌拉圭最终点球大战惊险过关。
但更多时候,是“可吹可不吹”的点球,这就完全取决于主裁一念之间。最典型的,莫过于2006世界杯意澳之战格罗索终场造点,世界杯级别的优秀球员,这个节点当然在找机会造点,格罗索腿被“挂”了之后立即倒下,西班牙主裁坎塔莱霍立即吹点。
奥利弗同理。奥利弗是位优秀的主裁,一直到点球前,他一直超然于比赛之外。而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直接介入,直接决定结果。
一直到点球前,这可能还是一场传颂千古的经典,比赛初期,为保持悬念和比赛流畅,奥利佛一度尺度较松,贝纳蒂亚对C罗拉拽倒地被他放过,进入下半场,尤文体力下降,开始出现超技术动作拦截,奥利弗又适时收紧尺度,接连出牌,压住了双方的火气,使比赛继续流畅运转着,奥利弗的吹罚,堪称优秀裁判员的教科书。
直到点球发生。
奥利弗的行为是怎么来的?——来自于他的上级,欧足联裁委会首脑、前著名光头裁判科利纳。科利纳信奉“裁判也是比赛一部分,也是主角”,往往主动介入比赛,拿手好戏就是吹点球。科利纳有句名言:如果你觉得是三个点球,那就吹三个点球。
2000欧洲杯荷兰捷克大战,0比0到终场,科利纳压哨吹点,激起捷克极大愤怒;2001-02赛季罗马对威尼斯,威尼斯2比0领先之下,科利纳在终场前3分钟内连吹两点,强行“送平”,这些都是科利纳的辉煌史。奥利弗吹点直接终结比赛,正是科利纳“裁判是主角”思维的直接反映。
所以难怪尤文与那不勒斯会批评科利纳直接损害意大利足球。
吹哨之妙,存乎一心
裁判直接介入的恶果在于,他很容易就充当了权力的看护,赛果由裁判直接划定,一个关键点足矣。
确有有很多专业裁判同意奥利弗的吹罚,认为那确实是一个点球,然而孤立地把那个点球分割出来,实际上是无视了皇马尤文两场大战的整体。正如阿莱格里抱怨的,首回合终场前夸德拉多射门瞬间身后被扫倒,亦无点球。
甚至可以说,如果真想介入直接改变比赛结果,在这种“可判可不判”的地方,越是优秀的裁判,越是能让人挑不出毛病。同为“可判可不判”,吹哨之妙,存乎一心。
刚过去不久的U23亚洲杯,正是如此。伊朗主裁法加尼,多次不公的吹罚,导致国足败给卡塔尔出局,激起中国球迷极大愤慨,甚至传出“亚足联要处罚法加尼”的臆测。但法加尼是亚足联重点培养对象,当今亚洲第一金哨,刚公布的世界杯主裁大名单,他榜上有名,这样一位亚洲范围内高水平的裁判,过往对中国球队极为不友善,但他的吹罚,就是松紧有别,宽于卡塔尔,严于中国,而对中国队“紧”的几个吹罚,技术上就是闷得你无话可说。
1990世界杯决赛,眼看西德啃不动阿根廷,“丑陋”的球队得不到惩罚,科德萨尔出手吹点,结果了阿根廷,也是这类“可吹可不吹”型点球——科德萨尔执法水平还是很优秀的,并不全靠他的裁委会老丈人,英格兰大战喀麦隆,是那届乏味的世界杯最精彩好看的比赛,科德萨尔的执法,得到了一致好评,但这掩盖不了他动用权力驱赶阿根廷的事实。而斯坦福桥之夜,切尔西连续六个“疑似点球”,奥夫雷博每一个都不吹,技术上也完全说得通。
千古最伟大错判
奥利弗突然在最后一刻吹点,用广东话讲,叫“揸正来做”,即刻意硬抠规则,刁难打压一方。
过往西甲系两支超级球队,没少享受到“揸正”的好处。除了奥利弗,最鲜明的莫过于2010-11赛季欧冠,巴萨大战阿森纳,首回合阿森纳主场2比1,次回合在诺坎普,巴萨起初颇为顺利,1比0领先,但当阿森纳扳平,总比分3比2领先、巴萨开始不妙的时候,瑞士明哨布萨卡开始“揸正”了:范佩西越位后一脚随意打门,立即吃到第二黄罚下,本来比赛进入最关键时刻,红牌一出,形势登时逆转,可谓直接决定赛果,阿森纳终于1比3落败,总比分3比4饮恨。
黄牌正确吗?正确,太正确了,谁让范佩西哨响后还起脚的?可在那个节骨眼上将阿森纳头号主将罚下,就是直接杀死了阿森纳,保送了巴萨。布萨卡此举,与奥利佛异曲同工,难怪巴萨几年里难洗“干爹”之说。
真正伟大的裁判,虽然也介入比赛,但本着一切为比赛服务的原则,绝不会死抠死揸,无条件地一切按规则办事。
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2010决赛。德容对阿隆索的穿心脚,是红牌吗?太是了!这哪里是犯规,简直是杀人动作,10张红牌都富裕。可是主裁判韦伯考虑到这是世界杯决赛,刚开场不久,此时见红,一场世界杯决赛就完了,于是他没有出手罚下德容。
这是错判吗?太是了!简直是世纪大错判,千古第一错判!可是世界杯决赛也得以顺利运作下去,受害人阿隆索虽然不满,但作为身经百战的名将,他理解韦伯的苦衷,转头继续认认真真投入比赛,这是阿隆索的伟大与磊落。
千古第一大错判,同时也是千古第一伟大判决。
同样,2005-06赛季欧冠决赛,开场13分钟莱曼出击到禁区外犯规拦截单刀,被挪威主裁豪格直接罚下。正确吗?无比正确!但一场欧冠也完了,本来万众期待两边放开了表演,变成一方立即龟缩死守,耗一分是一分。
更何况奥利弗面临的是一个“可吹可不吹”的局面!换句话说,奥利弗就是科德萨尔、坎塔莱霍二世,他等的就是保送皇马的机会,如果说韦伯是千古第一大错判,奥利弗则是千古第一点球。
意甲斑斑血泪史
奥利弗点球,不是意甲第一次吃亏,而是多次吃亏,经常吃亏,继续吃亏。
导致一代名将内斯塔退隐的比赛——2011-12赛季欧冠AC米兰做客巴萨(首回合0比0),米兰刚刚扳平1比1,防守角球时内斯塔一个极其轻微的搭肩动作,荷兰名哨库佩斯立即吹点,形势登时逆转,米兰1比3败北。
尽管赛后内斯塔承认,“我追不上梅西了”,以至他心生退意,但如此尺度的点球,还是令人瞠目。
2013-14赛季,尤文图斯做客伯纳乌,基耶利尼与C罗并肩追球时,一个奔跑中手臂上扬动作,这是后卫追逐皮球对抗中常用动作,C罗立即掩面而倒,红牌。
同场比达尔被伊利亚尔门迪绊了脚后跟,比达尔着急射门继续发力,但是已无法顺畅做出动作而抡空,整个人凌空飞起——没有点球,相反因为智利人的动作幅度很大,倒是被不少视频制作者视为假摔的娱乐素材。
2009-10赛季,国际米兰做客诺坎普,莫塔护球受布斯克茨紧逼,他向后伸手碰到了布斯克茨下巴,布斯克茨立即掩面倒地翻滚,莫塔红牌罚下!而布斯克茨倒地时指缝间偷窥的一瞬,成为永恒的讽刺。
2015-16赛季,尤文图斯做客拜仁,瑞典名哨埃里克森出现严重失误——最基础的误判:门将诺伊尔传球失误,被赫迪拉拦截,弹给莫拉塔单刀打进,埃里克森以莫拉塔越位取消,却忽略了拜仁其实远端有人落在最后,最后尤文在先进两球下被拜仁加时4比2翻盘。
赛后尤文指出该严重误判时,瓜大圣人谆谆教诲:尤文这个级别的球队,不该纠结于裁判。
讽刺的是,仅仅一年后,当拜仁不敌皇马后,安切洛蒂忍不住发声:错判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么多错判纠集在一起。可惜瓜大圣人不在场,无法教诲他的继任。
发现共同点没?全部是客场,全部是对已固化了的上层球队。
可以肯定,未来意甲球队欧冠遭遇上层固化者,依然会有此待遇,实际上,不光是足球,这是全人类的社会形态,权力只保护上层,弱者要生存,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
一场800点,你可受得了?
徐鑫炜 国家一级裁判
皇马与尤文图斯战至补时第3分钟,克罗斯左路斜传,C罗禁区后点头球摆渡,中路小禁区线上接应的卢卡斯·巴斯克斯准备胸部停球,在贝纳蒂亚干扰下倒地,英格兰主裁判奥利弗吹罚点球,并罚下抗议的布冯。此球引发巨大争议,到底该不该判呢?
贝纳蒂亚并无犯规意图,他从后高速追上,为免撞到卢卡斯还将右手虚挡在身前,其目的是要完成从卢卡斯左侧伸出左脚解围的后续动作。然而,贝纳蒂亚的右手和左膝确实分别从身后和左侧接触到了卢卡斯,考虑到两人身材上的巨大差距和卢卡斯心理上的巨大落差,皇马17号倒地可以理解,奥利弗吹罚点球也符合规则。
问题在于,若是如此轻微的身体接触都要判点球,或许每场比赛会有800次犯规、80次点球,大家啥也不用干,轮流罚点球玩即可。比如在角球攻防中,双方球员若是没有互相拉扯才是惊世奇闻,若是只要一拉扯就吹点球,大家只有像马尔蒂尼跳起阻挡传中时的习惯动作那样,全部双手背到身后踢球。
其实在欧冠1/4决赛首回合中,便有一次和贝纳蒂亚干扰卢卡斯相仿的例子。首回合罗马做客巴塞罗那战至第9分钟,哲科同样是被塞梅多从左后侧撞倒,妥妥的身体接触,裁判却无动于衷。塞梅多的意图并非解围,动机远没有贝纳蒂亚纯粹,此球其实比卢卡斯倒地更有理由判罚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