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转会解读:交易量骤减3成7年最低 千万欧仅4人
体坛+记者王晓瑞报道
北京时间3月1日零时,2018年中超冬季转会大门关闭。尽管总体成交量相比往年,算是有所下降,但在中超新政进一步得到调整后,对于U23内援和外援的需求,依旧呈现出比较猛烈的供求关系。同时,受限转会新政的影响,各家俱乐部的引援方案,可谓是“花样百出”。其中,多笔交易涉及到人员交换,甚至“先解约、后转会”等现象。
引援形式呈现百花齐放
受到调节费和各项转会新政的影响,2018年的中超转会市场,交换球员的模式大幅增加。第一笔便是来自广州恒大与北京人和,涉及到两队球员刘健和邓涵文的互换。除此之外,备受外界瞩目的姜至鹏加盟河北华夏幸福,据悉,也涉及到同另一国脚边后卫丁海峰的交换。此外,还包括权健、绿城之间的交易,针对李星灿、刘逸、文俊杰等人的球员交换(附带现金交易)。
实际上,在中国足协出台新的内援转会政策之后,引入内援资金支出超过2000万元/人的俱乐部,应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用。因此,涉及到多笔内援转会交易,“球员交换”或者“现金+球员交换”的模式正在逐步得到推广。考虑到不同俱乐部对于内援的需求存在差异,尤其涉及到国脚强援、中生代球员和U23内援等不同角色,未来,预计“内援交换”形式将会十分常见。采用这一方案,既可保证交易各取所需,也可避免调节费的产生。
除了交换球员,利用最低违约金引援或者“先解约、后转会”等现象,也在今年中超开始浮现。不过在2月12日,中国足协在《关于执行收取引援调节费相关工作的补充规定》之中表示:“对在转会过程中,采取支付球员与原俱乐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等方式,球员与原俱乐部解除合同,以自由身形式加盟国内新俱乐部的,以所约定违约金的费用为标准,计算引援调节费用。”
在这方面,最典型者便是国安新援巴坎布。在他和比利亚雷亚尔的合同之中,包括一条“解约金4000万欧元”的细则。根据足协颁布的补充规定,加之这笔费用已经超过4500万人民币(约为582万欧元),国安俱乐部需要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用。除此之外,像江苏苏宁队新购入的帕莱塔,则是属于前东家AC米兰西先同其完成解约,随后以自由转会形式加盟苏宁。这样的方式放在过去,同样是比较罕见。
U23仍成抢手货,外援选择谨慎
在今年中超冬季转会之中,受到外援和U23新政的影响,U23国产球员依旧比较“吃香”。据统计,在16支中超俱乐部之中,除上海上港、山东鲁能、长春亚泰、上海申花、大连一方和北京人和,其余10队都在U23球员配备方面有所补强(不包括租借回归)。尤其是恒大、国安、权健和华夏等强队,均有国字号年轻球员的补强。
例如卫冕冠军广州恒大,今年主攻的就是U23球员,一共引入邓涵文、唐诗、杨立瑜和胡睿宝4名小将。另外像天津权健,在7笔内援转会引进之中,5笔属于U23球员的购入,分别为文俊杰、吴伟、吴雷、刘逸和刘越。
除此之外,考虑到未来几年的U23球员配置,不少俱乐部都把目标,从正值上升期的95/96年龄段,扩展到更为年轻的97/98甚至99/00年龄段。比如全运会U20组亚军浙江队,此番便有多名97/98年龄段球员卖出。包括高华泽加盟河北华夏幸福、吴伟、文俊杰和刘逸转投天津权健。而像北京国安,此番更是签下一名99年12月出生的小将——刘国博,并很有可能将其报名一线队。
涉及到外援调整,除了国安和一方,各队都是十分谨慎。比如申花和苏宁,甚至出现不少外援离队的现象。包括广州恒大和河北华夏幸福,今年在外援的投入方面,相比往年也是有所减少。广州恒大只是购入前泰达球员古德利,河北华夏幸福虽然买入马斯切拉诺,但也是唯一一名外籍新援。
各队在外援投入方面相对谨慎,主要也是受到今年中超新政的较大影响。而且,细数今年冬天的外援转入交易,转会费超过千万欧元者仅有4人,分别为巴坎布、卡拉斯科、盖坦和比埃拉。这4笔交易全部集中到国安、一方两队,实际上也在表明,绝大多数中超队的外援选择,已经是日趋理性和谨慎。甚至像上港、鲁能两队,今年压根没有进行外援更替,可谓是“稳定压倒一切”。
交易量减小,试训球员增多
除了上述转会现象和理念的改变,截至2月28日23时,2018赛季,中超冬季转会的交易总量也在大幅减少:转入151笔、转出106笔(包括租借和租借回归)。
根据统计,转入交易量数字在过去4年,都在190笔以上。像2014赛季,更是创造一个冬天228笔的最大交易量纪录。转出数字在过去4年,也全部超过180笔。而相比2017赛季的冬季转会,2018年的转入交易数仅是去年(209笔)的72.2%,151笔属于近7年最低纪录。至于转出交易数,更是只占上赛季的58.2%。交易量的大幅减小,已是不可公认的事实,可见中超转会市场略有退潮
除此之外,在2018赛季的内援转会之中,自由身球员更为得到追捧。但相反,也出现一些本土球员试训他队的现象。例如江苏苏宁的田依浓和张凌峰,都是通过试训+比赛的良好表现,得以获得一份新赛季合同。同样,天津泰达买入的几名年轻球员如谢维军等,也属于“先试训、后加盟”的类型。
试训球员增多的现象,实际上也在表明各支球队的谨小慎微。毕竟,伴随中超新政的实施,各队在引援上都是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在每一笔交易的考察、谈判和决策,都会极为小心。包括一些23岁以上的国产自由身球员。由于年龄不占优势,他们在寻觅新东家期间,势必将要经历更为严格的考察阶段。这一现象在中甲和中乙,更是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