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英青训大思考Ⅲ:②青超根本无法取代精英联赛

马德兴02-12 17:00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

2018年全国男足青少年U13(亦即2005年龄段)锦标赛第二阶段比赛昨天(2月11日)在四川成都温江基地落下帷幕,广州恒大足校A队以2比0击败大连星辉宏驰队,获得这个年龄段第一个全国冠军称号。随着U13锦标赛的结束,今年中国足协主办的六个年龄段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也已经全部结束。不过,在采访期间,不止是U13队伍参赛队的教练,甚至包括孩子们的家长也到处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锦标赛结束了,联赛在哪里?没有了比赛,队伍存在的意义何在?”

据说,中国足协的计划是在2018年用“青超联赛”取代“U系列联赛”。对于这一做法,在此次U13锦标赛期间,有教练就直言:“这是胡闹!”

“校园足球是什么?是‘普及’!我们现在不管是俱乐部梯队还是各个省市足协的队伍,搞的是‘精英’。搞足球,不能把‘普及’和‘精英’混为一谈。过去这几年来,把U系列联赛尽可能安排在假期进行,以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我觉得足协做得还是不错的。从整个青超联赛来说,允许学校队伍参赛,这是一个好事。但是,学校队伍之所以在去年的青超联赛中取胜专业队,并不是因为水平很高。要知道,青少年比赛年龄差一岁甚至是半岁,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去年的青超联赛允许学校队伍参赛、并把年龄放宽,这对学校队伍很有利。但是,如果真是在同龄情况下,那情况就完全是两回事。”北方某队教练直言道。

“青超取代联赛,让专业队去陪学校队伍‘玩’,有点资源浪费。就以我们队为例,我们U15队在全国也找不到什么对手,去年参加青超时,一场比赛平均赢对手六七个,即便是专业队伍,也是三四个起步。那么,今年U系列联赛取消了,我们去和学校队伍打,对手是提高了,我们还要不要提高?如何让我自己的队伍有提高?从中国足协的角度来说,如何进一步保障精英队伍的质量?如果精英队伍的水平不提高,何以让国字号队伍的水平有提高?”东北某队教练对记者说道。

实际上,所谓的“比赛多”,还是因为个别队伍参加的“低水准比赛太多”。有的队伍因为要放在学校里,而学校接纳球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球队能够在参加校园足球比赛时为学校“争取到荣誉”,也就是说,用专业队伍去打校园足球队伍。因为学校所在的区教育部门、市教育部门、省教育部门都会组织各种规模和性质的校园足球比赛,对这些专业队伍而言,参加这种校园性质的比赛没有什么锻炼价值,但又属于不得不参加的比赛。于是,一支队伍参加六七十场比赛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有俱乐部官员向记者抱怨道:“一方面,中国足协要求各个俱乐部建梯队,我们俱乐部把梯队逐步建起来了。队伍想要提高,就是要参加比赛,青超联赛哪怕参赛队再多,像一个区最多也就是16、7场,18场的样子,不会超过20场。而这些比赛中,真正有点质量的,又有多少场?不止是这个问题。作为俱乐部来说,组建这些梯队,花了不少钱,投入那么大,而梯队里的孩子又不可能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职业球员,我们俱乐部要对这些孩子负责。把U系列联赛取消掉了,这些孩子如果要上学、没有比赛成绩,没有相应的证书,上学怎么办?再说了,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说重视青训、重视青少年,但却把青少年全国联赛给取消掉的?先不说欧美如何,看看韩国、日本,他们俱乐部的梯队难道没有自己的全国联赛?为什么这些年来好好的U系列联赛就要取消?”

更让记者有些哭笑不得的是,此番在成都采访期间,甚至连执法的裁判员们都在戏言:“吹一场少一场了。吹完锦标赛,我们大多数人就要失业了!”按照中国足协的相关规定,这些年轻的裁判们想要提高、往上走,每年需要达到相应的执法场次、才有机会升级,但是,因为U系列联赛取消,尽管有青超联赛,但他们自己很清楚:执法的机会和场次将大大减少。于是,取消U系列联赛,裁判们相应地也将“遭殃”。此所谓“一发而牵动全身”,产生的连锁反应后果令人无法想象。

有消息称,取消U系列联赛之后,中国足协将组织各个年龄段的选拔队展开长期集训。而对此,不少梯队的教练更是直言:“人都抽走了,我们梯队还要不要了?梯队里的其他孩子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话,足协还要求各俱乐部组织梯队干什么?我们俱乐部还要花钱组队干什么?”

在各方日趋重视青训、组建各级青少年梯队之际,取消U系列联赛显然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决定。但因为迄今为止,中国足协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而,没有人敢确切地说,今年的U系列联赛真的已经“寿终正寝”了,所有各级青少年队伍都在等待着中国足协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