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告别里约奥运一年,中国体坛已是沧桑巨变

大庆08-23 10:47

  一年前当地时间8月21日,马拉卡纳体育场里的奥运圣火缓缓熄灭。里约奥运会结束,对于中国竞技体育意味着“东京周期”的开始,那么,在这一年里中国体育发生了什么?

  按照正常的套路,新周期的开始是不会太过动荡,但这个“东京周期”的开局之年似乎并不那么平静,刘鹏卸任苟仲文接任体育总局局长之后,“改革”成了体育圈的头号主题词。

  这一年下来,除了正常的运动员新老更替之外,体育界一些关键岗位上的人员变动让人眼花缭乱。

  2月23日,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5月中旬,增补郎平兼任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的报告得到批复……其实,这一切从1月4日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体育总局新闻发言人就体育社团改革发展接受记者采访》中已可看出端倪,文章里面提到“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是体育事业的宝贵财富,特别那些曾取得过优异运动成绩、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体育人士……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吸收他们进入各级体育社团领导机构、担任领导职务,既有可能性、又有必要性。”很多人看到了“可能性”,但眼尖的人看到的是“必要性”。

  曾经被忽视的单项协会被推上前台,这就是苟仲文改革的一记大招,与此平行的另一记大招则是:4月份,王义夫、黄玉斌、李永波、冯树勇……多支“梦之队”的功勋主帅告别一线,出任中国奥委会专家委员成员,告别了他们曾经呼风唤雨、曾经给他们带来无比辉煌的领域,当然,从年龄、从成绩来看,这几位的换岗也并不太让人意外……6月份,国乒突然宣布不再设“总教练”,刘国梁调任中国乒协副主席,真的让小伙伴有些震惊。

  这样的人事变动和孔令辉涉赌或者刘国梁执教成绩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它更体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新常态”:鱼和熊掌兼得,一是拳头项目要继续在奥运会大舞台上争金夺银,第二,绝对不会因为哪支王牌队伍的金牌多寡而片面“求稳”。成绩糟糕的足球必须大动作改革,贵为奥运会金牌“票仓”的乒乓球也要大改。或许,从长远来看,乒乓球改革只是一个起步,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

  国乒退赛后集体微博怀念刘国梁的事件引爆之后,对于改革的质疑声渐起,其中比较集中的论调是,这样做会使亲者痛仇者快。且不说“刘国梁不在乒乓球就可能会输给日本”概率的大小,当真输了,天会塌下来?如果刘国梁去了乒协能够推动国内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乒乓球,并且摆脱了过重的课业负担,锻造出了良好的身心,牺牲掉一两块奥运会金牌,又如何?

  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体育圈目前的改革也已经到了深水区,早就没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可能。在中国体育圈,如果有所谓的既得利益者,除了风光无限的体育明星之外,大概就要算得上以各管理中心主任为代表的管理者了。体制即便大改,一线明星照样名利双收,但前途未卜的管理者势必很抵触——

  协会走上前台了,中心地位下降了;全运会不搞正式的奖牌排名,奥运会的金牌也不带入了,群众体育项目也大面积地进入全运会赛场了……确实让不少老体育人很困惑,这样下去怎么玩?

  如此大力度的推进改革,有可能会以某一个时段、某一个项目金牌的歉收为代价,质疑改革者很容易找出“换帅”之后金牌旁落的案例,但改革者不至于连这点认识水准都没有,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是新一轮改革愿意付出的代价。

  体育圈自身繁衍出来的干部,万万不会革举国体制的命;要想改革,就得期待有担当、有魄力、有远见的干将,从复杂的利益、人际关系的羁绊中走出来。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体育主管部门彰显自身存在感的方式,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数量将不再是最重要的方式,如果明确了这个方向,就会明白,不把金牌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的竞技体育也能玩得转。

  再过几年回头来看,这一年所谓“沧桑巨变”可能只是开始。

里约奥运  /   姚明  /   中国体坛  /   刘国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