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将包揽国羽全英决赛入场券 说明一喜一忧两问题

王全立03-13 12:55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王全立报道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落幕的2017年全英公开赛,国羽收获的混双冠军和男单、男双亚军,无一例外地出自新人之手。这一战绩再次说明一个问题:进入后里约奥运周期的国羽,新一代国手初步挑起大梁。

里约奥运会后,王仪涵、于洋、赵芸蕾、马晋等名将陆续退役,在此背景下国羽决策层把石宇奇、陈清晨、郑思维等新手推到前台,去年9月起,这拨新人频繁征战高级别国际公开赛。应该说,小将们具备了较强冲击力,陈清晨/郑思维夺得包括超级赛总决赛在内的数枚金牌,世界排名跃居首位。男单的石宇奇,女单的何冰娇,男双的李俊慧/刘雨辰,女双的陈清晨/贾一凡,混双的鲁恺/黄雅琼在超级赛、黄金大奖赛甚至是超级赛总决赛,均有染指金牌的纪录。一系列佳绩,让他们的年度世界排名从此前的三四十名开外升至十强之列,这拨新秀的相继崛起,也成为后里约奥运世界羽坛难得的一道风景线。

刚刚结束的全英公开赛,这拨小将延续了前几个月的冲击态势,在名将林丹、谌龙、张楠等纷纷出局的不利形势下,他们顽强作战,包揽了属于国羽的全部3张决赛入场券,再次展示了新一代羽毛球国手的整体实力。以这拨小将近半年的整体表现,新一轮奥运周期他们有能力接过师兄、师妹们的衣钵,在世锦赛、汤尤杯、苏迪曼杯乃至东京奥运会这类更高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不过,我们应该注意到,近几年的国际羽坛秩序大变,国羽不再像伦敦奥运周期那样时常对五四个单项以及三大团体赛形成垄断之势。这一点,在刚刚启幕的东京奥运会周期同样表现得十分鲜明。过去6个月,一拨新星既有屡屡夺金的辉煌,也有集体低迷的尴尬,如去年10月至11月期间举行的丹麦、中国、香港三站超级赛,国羽均苦吞鸭蛋,家门中的中国公开赛更是遭遇历史首次无缘金牌之尴尬。本届全英赛,鲁恺/黄雅琼、石宇奇、李俊慧/刘雨辰闯进决赛,但国羽最终仅收获1金,跌至2000年以来历届新低。

上述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国羽一拨新星在世界赛场具备了相当冲击力,但年轻人波动较大的软肋让他们无法在比赛中创造持续稳定的战绩;二是近几年的国际羽坛早不是当年中国一枝独秀的现象,5个单项以及男团、女团和混合团体,印尼、马来西亚、丹麦、日本、韩国包括印度、西班牙、泰国等国家均具备挑战国手的实力。在此形势下,新奥运周期对国羽提出了不小挑战。因此,今后三四年国羽决策层在为新人提供更多大赛实践机会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林丹、谌龙、李雪芮、张楠等老将的作用,完善国羽的传帮带机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里约奥运周期出现的青黄不接现象,力争延续国羽辉煌。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