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足球竞训革命的背后:有企业出资五亿赞助

马德兴07-28 11:04

随着9月1日中韩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首战越发临近,相信更多的球迷会将眼光转向中国国家队。但就是在这样的大战氛围中,中国足协悄然地进行着准备,并在此番青少年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国足征战12强赛或许会冲淡中国足协在青少年足球发展方面所做的诸多工作,但历史不会忘记这次会议对未来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起到的“革命性”作用。

深层背景:

主办世界杯未雨绸缪

东道主更需优秀人才

申办世界杯早就不是新鲜话题,习总书记的三个“足球梦”中,第二个就是“办一次世界杯赛”。在《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申办世界杯更是被明确写入报告。谁都希望中国申办世界杯并最终获得主办权,可问题在于:一旦拿到了主办权,我们的队伍在哪里?就像北京拿到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时任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造访中国、见到中国足协的领导,直截了当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参加奥运会足球赛的队伍在哪里?”在场的足协人士哑口无言。同样,如果中国真的申办世界杯并最终拿到了主办权,无论是2030年还是2026年,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国家队在哪里?队员在哪里?能否确保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队员?这显然是中国足协必须直面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更高层领导,都对申办世界杯有强烈渴望,并已经展开了实质行动。中国足协的领导们这次把“队伍在哪里”的问题,放在了首要位置上。这也是此番足协青少年委员会拟定《培养行动计划(草案)》,推出主客场、周末赛制青少年联赛时,专门将起步年龄段定位于2001年龄段的重要原因。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同时组织2002、2003年龄段的联赛。

如果中国能获得2026年世界杯主办权,2001年龄段的球员至明年为16岁,距离2026年还有10年,通过全新的竞训体制与机制,打造出一批有别于以往的、高素质的中国足球人才,至2026年世界杯时正好成为“新势力”、在世界杯舞台上一显身手。这与卡塔尔将主办2022年世界杯、高度重视1995年龄段队伍是同一个道理,卡塔尔95年龄段队伍也确实拿到了2014年U19亚青赛冠军。即便是中国没有可能申办到2026年世界杯、若能主办2030年世界杯,这批孩子届时年满29岁,依然处当打之年。从这个年龄段往后,都是在全新竞训体制与机制下培养出来的球员,也能帮助中国足球担负起“东道主队”的使命。

而且,2001年龄段球员也是2024年奥运会男足赛的适龄球员,属于国内全运会、青运会男足赛的重点年龄段。因此,无论是从奥运、全运、青运等传统竞技体育的战略角度,还是从校园足球全面起步后第一批新球员这个全新角度,让2001年龄段孩子们在全新体系下成长、发展、壮大、融合,最终是为中国主办世界杯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换言之,中国足协考虑的不只是“只争朝夕”(眼下的世界杯12强赛),更是未雨绸缪、着眼未来。这无疑是中国足协对待青少年足球问题上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正因为此,在7月5日的最近一次足协中层会议上,主席蔡振华再次亲自过问青少委拟定的《培养行动计划》进展情况,并对相关事宜做出具体部署。而作为蔡振华的得力助手,国务院足球改革部级联席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更是直接领导、主抓这项工作,并联手足协的另一位副主席、教育部体卫艺处处长王登峰,先期一同研讨相关方案,希望能够体教融合,共同培养出中国足球的全新人才。

享受红利:

高铁演绎速度与激情

助力青训走上快车道

任何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都无法离开其社会发展的现实。当我们在谈论青训时,总是喜欢谈论“模式”,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这些模式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现实。此番中国足协青少年委员会之所以能够大胆推出青少年联赛主客场、周末赛制,恰恰得益于这几年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高铁的发展,主客场制根本就没有可能在青少年比赛中采用。

高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高铁经济”已经成为热词。就在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更是给中国铁路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在此次上海会议期间,担任青少年委员会主席的李毓毅就直言: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在“享受高铁发展的红利”。

在中国社会发展现实中,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高铁时代”,“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扩容、“长三角”拓宽,高铁引领中国基础设施升级。这为国内青少年联赛实施主客场制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因此,在青少年大区赛中,分区的基本原则就是交通相对便利,利于队伍交流互动。其次是传统的行政区域,当然更需要考虑队伍的数量以及水平相对较为均衡,以确保比赛的质量。

据悉,分区原则上还是称为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华中区、东北区、西南区等。实际上,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大区或许更符合现实情况。不过,为了确保赛事的质量与完整,与会代表们提出了一个原则,即“宁缺毋滥、循序渐进”,条件成熟一个、开展一个大区的联赛,不成熟的坚决不上,决不能将这个赛事变成“为分区而分区”,失去赛事创办的意义。

资金落实:

政府资金扶持青少年

有心人出资五亿赞助

过去多年来,中国青少年联赛办赛资金匮乏,中国足协青少部只能选择相对偏远地方办赛,以节省办赛经费。这次,中国足协青少部之所以能够将主客场制联赛推广开来,除了人才储备、高铁发展等主客观原因,还在于资金问题有了初步着落。

在中国足球被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校园足球,教育部每年都有2亿元人民币资金的保障,全面发力校园足球,而社会、地方政府方面的投入更是不计其数。而中国足协在“脱钩”之后,为了让中国青少年足球有更好的发展,足协也能够有1.5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用于青少年竞赛、各项保障、国字号青少年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相比而言,自从“脱钩”之后,中国足协用于青少年足球的经费不再像以往那样拮据,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足协青少部全年经费只有不到400万元情况已一去不复返。

更为重要的是,得益于目前中国足球发展的大好环境与社会氛围,中国足协已经找到了一家热心于青少年事业的公司出资赞助该赛事。据悉,这家企业每年愿意拿出一亿元人民币,而且将与中国足协签订为期五年的协议。

之所以将明年新出来的主客场、周末赛制的青少年联赛称之为一次“大革命”,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中国足协在联赛期间将承担客队的交通费用,甚至赛前一晚的住宿费用。换而言之,参赛球队参加这项赛事,不用再承担交通费、住宿费,基本没有负担与后顾之忧,可以心无旁骛地训练比赛。极大调动了俱乐部梯队、地方省市体育局(足协)队伍以及学校队伍的参赛积极性。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青少年队伍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只有中国的青少年球员!当我们的国家、政府投入如此之大,给我们的青少年球员提供如此优厚的待遇之时,我们实在想象不出,中国的青少年球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去踢好球?家长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孩子去踢球?

习总书记在6月底的中央深改组第25次会议上曾发表过重要讲话,“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枪干是不行的。”并指出,“精准落地要抓实,对症下药,制定实施方案直奔问题去,充分调研论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准确把握改革内在联系,提高改革系统集成能力。”此次在上海召开的青少年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商讨通过的《工作纲要》、《培养行动计划(草案)》,可以说就是对准了中国青少年足球的“顽疾”动刀,拟定的实施方案也是直奔中国青训的问题而去,而去,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是一种全面的突破与创新。

当然,最终的效果如何?有待实施过程中去具体检验,更为重要的,恐怕还是需要确保“执行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