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奔斗:要想野蛮生长 只有青春残酷

张奔斗06-28 11:37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张奔斗报道

作为国家网球队前教练以及著名的网球推广人,王越还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从小挖掘和培养了柏衍的恩师,柏衍甚至用“干爸”亲切称呼王越。

今年的温布尔登赛,四位参加资格赛的中国内地男子球员全部未能晋级正赛,而柏衍也输给了资格赛头号种子。这篇对于王越的采访,不妨就以他的第一人称呈现,从中我们可以更多了解柏衍这位天才球员,也可管窥中国男子网球的现状。

前几天,在欧洲参赛的柏衍通过微信和我长聊了一次。听得出,他成熟了很多,我既欣慰,又很惊讶,同时也心情复杂。

我们上一次面对面认真地长谈,已要追溯到去年年初,我与他一起探讨与丈量现实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在职业圈摸爬滚打两年半之后,柏衍体会到,每一次向着梦想更靠近一步的努力,都伴随着对职业网球残酷性更深一层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柏衍很有天赋,这并非来自他的自夸,或是我对他的偏爱,这是不少欧美教练也曾认定的事实。但也曾经因为这份天赋,柏衍在训练中没有下更大的苦功,他也曾经误以为,只凭借天赋就够用。所以,前几天当听到这位微信上自称“天才柏”的小伙子在微信里对我说,“即便在挑战赛的圈子里,所有人都很有天赋,所有人都是天才,我认为我的那点儿天赋还并不足够”时,请想象我当时的震惊。

柏衍已有八九周没在单打中赢球了,尽管他在双打中取得了一些佳绩,现在也是我国双打排名最高的球员,但主要目的还是取得一些收入贴补单打中的亏空,他的志向还是在单打。即便只是在一两年之前,柏衍还曾坚定地认为,找到一位体能师比找到一位教练更重要——只要把身体调整好,不受伤,肯定就能赢球。

他也的确花费了大价钱请了一位体能师跟随他参赛十周,但这并不足以帮助他赢球。两个多月单打不赢球的残酷现实告诉了他,光靠之前在历任教练那里吃到的老本,并不足够。柏衍急需一位高水平教练的点拨,他这样对我讲述职业教练的不可或缺——在孤独的巡回赛生活中提供陪伴与心理疏导,观察对手并提出良好的应对方案,教会球员如何处理不同情况下的关键分,训练中严格要求并提供高对抗的环境。这些功能,仅凭球员自己揣摩,即便再有天赋,也太难。

在27岁这样一个年龄,柏衍终于将男子职业网球的残酷性看透。可能,也只有残酷的青春,才能让一个男人最终成熟。柏衍在微信里对我说:“我算看清楚了,就是要把自己当畜生,当野兽——就是要熬,就是要干!”

柏衍对网球的热爱,令他可以继续坚持,我欣赏他的这份坚持,我也相信他如今一定比过去严格自律了很多。但老实说,回望他的成长历程,作为青少年时期挖掘和培养他的恩师,我也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当年,我们对于体能训练和运动康复太缺少专业知识与手段,加上柏衍又是一个善于用假话掩盖内心痛苦的极聪明的孩子,我们未能给予更准确的判断。

就比如,柏衍小时候总说自己腰痛得不行,我们误以为他是借口偷懒,加上有所谓的医学专家当时断言:“小孩子哪有什么腰啊?”我们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当时,我们真的太不懂体能训练与康复,对青少年成长期的心理特点也缺乏把握,这是真心要检讨的地方。

如今,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柏衍彻悟到“就是要干”。然而,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失的高强度高对抗的环节,却无法再补回来。相比而言,德约和穆雷这样的高手,不仅拥有世界顶级的天赋,而且从小“干”到了今天,所以自小就适应残酷网球的生活,也才取得今日的成就。

我相信,不仅是柏衍,还有吴迪、张择和李喆,过去这两三年“混职业圈”,他们每个人都已充分意识到男子职业网球的残酷。我仍然觉得,这一代球员有冲击世界百强的能力与可能。但我们也不妨反问一句——打入世界百强,那又怎样,那就能算是合格的职业球员了么?那又能算是多大的成功?

我倒觉得,一个男人,如果经历了残酷的青春,而还没有放弃和倒下,这本身就是绝大的成功——我不是在空谈情怀,我一直觉得,经历残酷,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

欢迎关注体坛周报客户端体坛+


柏衍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