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场上的狂热气氛 足够令网球记者为之震撼

张奔斗03-02 02:09 体坛+原创

十多年网球记者做下来,早已习惯了安静有序的观赛环境,以及超然于比赛之外的观赛姿态——不鼓掌、不叫好;只观察、只记录。最极端的例子,是听闻在最为固守传统的温布尔登,如果记者在媒体席上喧哗助威,要被请离看台。

温布尔登位于伦敦的西南角,三年多之前,在这座城市东边的“伦敦碗”,我有过一场完全不同于网球的别样观赛体验。

那是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忙完了我的主项网球,有一天,报社一位同事对我说:“来吧,今天陪我去看场田径赛。放心,不会让你写稿哒!”

真是不虚此行!不仅逃掉了写稿的任务,而且欣赏到本土选手夺冠的疯狂场景,也见证了博尔特领衔的牙买加队4×100米跑入37秒的外星级世界纪录。

但更令我震撼和感动的,还是狂热的现场气氛。过去只是顺手拈来用以形容热闹场面的“整个球场都沸腾了”或是“欢呼声震耳欲聋”这样的俗语,这回算是有了切身体验。

特别是5000米的最后两三圈以及本土选手领先冲刺时,身边的英国人全体起立振臂嘶吼,让我这个局外人也感觉肾上腺素激增;直到夺冠后场面渐渐恢复平静,耳边仍嗡嗡作响,和我疯狂跳动的心脏一样,久久无法平复。

作为一名网球专项记者,我一直觉得,我每年在温布尔登看到的,才是典型的英国人,他们文雅矜持,痴迷于传统与品位,体现出的热情从不过度,面对再精彩的回球也只是略略调高一下鼓掌的音量与时长。田径场上的英国人,则让我见识了他们疯狂外露的另一面;事实上,一周多之前穆雷在温布尔登的几场奥运比赛中,我已经体会到了英国人这不常显露的另一面。

也许,很多国家的国民性中,都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两极。这就如同在英国,我们既可以在温布尔登见证最温文尔雅的观众,但英国的足球流氓同样臭名昭著。相同的矛盾,还有日本的菊与刀,以及恐怕同样存在于现时中国人身上的——冷漠与善良,逐利与道义,急躁与耐心,等等。这些相互矛盾的特征同时存在,耐人寻味。

网球赛跑多了,我也不禁用田径场与我熟悉的网球场类比。正如总是有多场网球比赛同时进行一样,田径同样是数个项目同时角逐;如果说网球场的焦点集中在安排重大比赛的中央球场,那么400米跑道就是田径场上的“中央场地”——每到径赛项目进行时,会攫取到现场大部分人的目光与热情,而女子跳高和男子标枪则暂时沦为配角默默进行。

回国之后,有朋友问我,伦敦奥运会上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是什么。我告诉他们,不是任何一场网球赛,因为网球赛我已看得太多;而是奥运倒数第二天在田径场度过的那三个小时,那种不断到来的高潮和持续的兴奋感,与网球赛是天差地别的体验。

我还记得,当那天走出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同事交流观赛心得时,我突然发觉,怎么我的嗓子有点儿哑了?我这才意识到,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安静观赛的我,竟然也和现场八万名观众一起疯狂呼喊……

伦敦  /   奥运会  /   网球  /   田径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