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留德第一人:留洋去西葡 取经找德国!

张力11-19 15:05 体坛+原创

  说到中国球员留德第一人,或许很多球迷都很难立刻想到古广明这个名字。古广明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出色的边锋之一,早在1987年夏天,他就前往德国,在达姆施塔特效力五载,收获颇丰。这些年,中国球员旅德者不少,最近一个是张稀哲,只可惜他在沃尔夫斯堡的半年时间既不成功也不快乐。中国球员留洋有哪些经验教训,有哪些可借鉴的对象?中国向足球发达国家取经的过程中又有哪些误区?对于这些问题,拥有成功留洋经历、淡出职业足坛后又常年居住在德国的古广明,有着独到的见解。

教练时期的古广明

留洋怎样选择球队:欲自强,找弱队

  上月底,邵佳一饱含热泪结束了职业生涯。这是一位在中国留德球员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在他举行发布会的当晚,我给佳一发去微信表达的只有祝贺,因为一名球员能在挂靴时得到如此多的喝彩和挽留,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邵佳一曾在慕尼黑1860效力4年,同城球队拜仁对于中国邵的职业生涯同样充满敬意。

  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古广明对这位晚辈表达了由衷的敬佩,“邵佳一能够在德甲、德乙站稳脚跟七八年时间,这对于中国球员非常不容易,他可以说是成功者。”

  当年在达姆施塔特的5个赛季中,古广明在德乙出场94次攻入8球。中国古最成功的赛季是他在德国的第一个年头,32场德乙收获6球。当时达姆施塔特的主教练,正是施拉普纳。施大爷率队拿到德乙第三,获得和老东家曼海姆进行附加赛的资格。两回合比赛,古广明都是在下半时替补出场。比赛踢得非常惨烈,一直拖到点球大战才决出胜负,古广明虽然操刀命中,但曼海姆还是赢得胜利。

古广明1987年加盟达姆施塔特,首赛季的主教练正是后来的中国队主帅施拉普纳。那也是“中国古”在德乙最成功的一个赛季,作为边锋在32场联赛中斩获6球。

  后来施拉普纳成为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位洋教头,古广明也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还一度成为施大爷在国家队的弟子。当然这些都是过眼云烟,如今古广明已经56岁,一直就住在达姆施塔特,和很多在德国的中国人一样过着忙碌的日子。他的生活依然和足球有着密切联系,他会担任德国华人俱乐部主教练,并和儿子一道积极促成中德足球的交流。

  古广明和李辉是闯荡德国足坛的先行者,后来很多年才有了杨晨以及之后的很多人。对于张稀哲,古广明更多的是遗憾。古广明是一个非常客气而又谨慎的人,因此年初张稀哲刚登陆沃尔夫斯堡时,国内有媒体来德国采访古广明,他并没有太多表达观点。如今张稀哲的短暂留德生涯已经以失败告终,古广明终于可以更多发表感想:“这次转会的商业操作意义,要比踢球本身更大。本来沃尔夫斯堡就是德甲强队,尤其是中前场球员的能力非常强,因此张稀哲去这里踢球的难度可想而知。”

  古广明建议后辈,选择球队时要现实一些,“不要一来就去高水平球队,否则你很难获得出场机会,长时间坐在替补席甚至是看台上,就算一旦有机会出场,状态也很难激发。我们的球员出国踢球,首先不要考虑球队的名气,沃尔夫斯堡或是拜仁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如果没有机会出场踢球,那还真不如留在国内。”

  像达姆施塔特或是邻近的法兰克福,都是德甲中下游球队。古广明觉得,这样的球队更适合成为中国球员赴德踢球的第一站,“最重要的是有真刀真枪的锻炼机会,然后慢慢总结取得进步。”对于如今不少中国青少年球员前往西班牙和葡萄牙俱乐部锻炼,古广明表示赞同,“他们的足球风格和德国有区别,强调技巧和细腻,中国球员更容易适应。相反德国不仅追求体能和拼抢,要求攻防转换的速度节奏,而且如今也要求技术,比我那个年代更难适应。”

留洋怎样获得成功:练全能比学外语重要

  我曾问过古广明一个问题:如果回到30年前,重新挑战一次德国足球,他会怎么做?古广明首先感慨说,德国球员不是集体生活,而且主要靠自律,这一点和他当年在国内专业队的保姆式管理完全不同,“让我年轻30岁,我会更加注意日常饮食,还有就是更好地安排生活。”

  古广明反复提到训练的重要性,“我会在训练场更严格要求自己,回家后更多去总结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更多去研究对手,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在德国踢球,训练中你的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练是否安排你在正式比赛出场,我说的这一点,将来有机会出来踢球的球员也要注意。”

  在古广明看来,张稀哲最终没能获得代表狼堡参加哪怕一分钟正式比赛的机会,恰恰就是训练没能征服主帅黑金。古广明分析说:“张稀哲面临实力强大的队友,刚来到德国本来就要适应,想要很短时间就融入球队很不容易。职业队教练不会有丝毫大意,他会通过训练注意到张稀哲和其他队友能力的比较,意识到张稀哲奔跑能力有所欠缺,技战术暂时还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那么教练又怎么敢去用你?”

  张稀哲和古广明都是进攻型球员,前者经常出现在左路,古广明当年则是右路好手,擅于突破过人。不过和古广明踢球的年代相比,德国足球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就说我所在的边路吧,我到德国的时候,教练就是要求我在右路,没有提到需要到中间或左路去,只是要求我拿球后能过掉对方后卫,并且在底线能够传出球来。”

  然而今天早已不是场上11人位置分明的年代,球员的位置只是在刚开场时还算明确,但随着比赛进行,跑位就会十分飘忽,一名球员往往左中右三路不断变化,前锋也经常回撤拿球或参与防守。或许,这也正是张稀哲来到德国后并不太适应的原因。

  很多人会将张稀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归结为语言,的确,他德语并不流利,影响到了和教练及队友的交流,但不少日韩球员其实语言关也迟迟未过。即便是南非世界杯后就加盟多特蒙德的香川真司,至今依然有翻译贴身陪同。那么为什么德甲赛场上,还是有那么多日韩球员取得成功?

  “首先还是日韩球员的个人能力比咱们的球员更强,”古广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能力这东西,你一来到德国,立即就会在训练场得到体现。”

  融入球队不仅仅是语言那么简单,日韩球员非常注意在训练比赛中,尽可能理解教练的战术要求,这样就有利于他们赢得信任。有了这样的前提,不少日韩球员技巧性又比德国球员要好,特别是在某些进攻位置上更是如此,“再加上他们会在重大比赛有好的发挥,甚至是进球,这样就更能得到德国教练的器重。”

中国足球怎样取经? 出国考察团,别呆两天就走

  始终关注中国足球发展的古广明由衷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学习德国足球。中国从90年代初聘请施拉普纳开始,就在学习德国,但让古广明痛心的是,“我们始终没有固定学习一个国家,学习的目标一直变来变去。”古广明已在德国生活了快30年,对于德国足球有着更深的理解,“我们要明白学德国足球究竟是学什么,究竟只是青训还是从青少年到成年队的体系。”

  细节决定成败,中国足球在学习国外方面恰恰是忽略了细节。古广明认为首先要有一个二三十年的整体方案,不同年龄段的球队要像本赛季升入德甲的老东家达姆施塔特青训一样,有具体的内容,“我经常会去看达姆施塔特青年队的训练,别看俱乐部小,他们的梯队里,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要求都不一样,很有针对性。”古广明感叹,德国足球无论是青训还是俱乐部管理,有太多值得中国足球学习的地方,“德国人做事情谨慎,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富有计划性,真的非常适合中国足球。”

  这些年,古广明也和国内足球人保持联系,“我们的俱乐部出国考察往往时间很短,你根本学不到精髓的东西。比如德甲球队从赛季前集训到赛季期间如何安排训练,还有冬歇期如何调整,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研究。”

  对于如今越来越热的校园足球,古广明的观点很明确,“德国的青训办法应该可以推荐到国内,青训水平如何,关键还是得看教练的水平,教练没有能力就不可能带出好的球员。校园足球的教练水平提高,我们的选材面才会更大。现在不少中超俱乐部花钱引进高水平外援,短期内的确可以有品牌效应,但是无法提高国家队水平。中国队说到底,毕竟不是外国人的事情。”

  岁月没有改变古广明对于中国足球的关注,在德国华人俱乐部担任主教练的他,对比赛的求胜欲望也丝毫未变,“华人俱乐部的中国球员都是留学生、导游或厨师等不同职业,他们平时训练时间并不系统,很难有太好的表现。后来球队还是决定,让他们主要代表二队比赛,一线队还是以老外为主,毕竟参加正规联赛还是要成绩的。”

  最近两三年,我每次路过法兰克福,古家父子都会热情招待一番,不过这次的采访是通过网络完成。一方面是因为最近几次去德国,我都只在慕尼黑停留,有一阵子没见到他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达姆施塔特冲入德甲,有了和古广明好好聊一次德国足球的切入点。对此古广明很有兴致,“毕竟我在达姆施塔特踢过球,退役后又住在这里,所以和俱乐部高层始终保持联系,也一直在关注他们的青训。”

  达姆施塔特今夏升级后,主帅迪尔克·舒斯特带队在开局阶段表现相当不错,和另一支升班马因戈尔施塔特一样令人刮目相看。古广明有时也会去现场看球,他笑着感慨说:“的确,我们的主场设施,包括看台座位和30年前相比都没什么变化。俱乐部这些年都希望重新踢上德甲,升级后,俱乐部高层都在跟我感慨这多么不容易。”

  达姆施塔特并无充足的预算,升级后也没有在转会市场大力投资的资本,基本还是依靠征战德乙的人马,最多再引进一些在其他德甲球队踢不上比赛的球员。古广明认为,达姆施塔特的成功秘诀有两个,除了青训,便是舒斯特的球队非常严明的战术纪律,“达姆施塔特坚持稳守反击,进攻的时候大家一起上,进攻完了又是整体回防,非常坚决地贯彻教练的要求。”

德甲  /   德乙  /   邵佳一  /   达姆施塔特  /   古广明  /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